20200413我思故我在31/1000学习成长28(1.5h)
有一话是这样说的,没伞的孩子请努力奔跑。你以为呢?
看到此类的文章,我当时就被带进去了,尤其处在困难中时,更加认同,听起来很悲壮,把自己感动的要死,这就是人生真相吗?
真的这样做了,不会感冒啊,可怜不可怜啊,能不能停下来避雨吗,或者说看看旁边人都是怎么做的,是停下来避雨还是附近买把伞,要么干脆找个人让他送你一程,不行吗,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让自己看起来那么狼狈,可怜,拉票吗。
人生路上几十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遇到问题就懵掉,或者逃避,或者期待别人帮我们解决,总需要自己去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掉它,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这样才能不断的升级打断,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学习这块我们需要学会自我管理,提升学习能力。学会如何找到目标,如何获得情感支持,如何获得驱动。
关系中需要锻炼表达能力,情商,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分析与探索,注意到什么时候情绪失控了,为什么失控了,下次如何弥补。
知道如何激励自己采取行动,产生改变。
对情感有困惑时我思考的角度过于单一,只考虑自己,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主动询问他的感受及需求,或者就能知道自己想要的答案了,每个人都会被一些限定条件给约束,这就是他的牢笼。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开启多元化思维,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当然有的事情还需要第三方的角度来求证,或者站在系统的层面向上一层或两层来求证会更容易解决现状,也称为破局。
当然还要接受财富的观念,清晰的意识自己日常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意义。把自己的资源倾斜于产生价值的事而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学会对自己负责任。之前我遇到现实情况跟自己想法不一致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者行为来适应环境,然而这也是没有规划能力的体现,不知道来参加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如果我目标明确知道自己在干嘛,哪怕再多变数第二天打雷下雨我也不会变卦依然会去的;如果我只是随便想想,也许第二天就不去了,这就是随意的结果。
想起来大学里面发传单的事情,小丽和高风都坚持了下来,我和晓君退缩了,结果人跟人就按照这个轨迹走下来了,这就是思维差异带来的结果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看下基本盘,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中,是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处在什么样的格局中,有没有被情绪影响,被情绪影响了该咋办。我们需要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学会解决问题的通道是什么,这是一种思维模式。有的问题是点的问题,有的是线性性的,有的是面型的,有的是体型的,区分好问题的类型,看清本质后才是后续的解决之道。解决问题需要实践,可能需要多次去解决,或者分步去解决,或者需要科学的流程去解决,有的需要时机,有的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有缘人,有经验的人,专业人士,各个渠道的付费方式。总而言之我们需要记得自己的目标是啥,然后采用灵活的策略去获得想要的东西。所谓灵活是不拘泥于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模式,或者符合事实的情况,只要不伤害别人的利益,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必需的,毕竟有的关系对我们来说很重要,需要圆滑的处理,考虑自己的措辞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毕竟没有人喜欢被批评,被指责,大家关心的是自己。看曾国藩时他解决问题会看一件事对局面的影响,对百姓的影响,对朝廷的影响,对同僚的影响,考虑下来后哪怕担上骂名都无所谓,这就是目标导向的问题解决之道。
还有《鹿鼎记》中小宝的洞察力也是超强,对人的需求把握特别透彻,钱,权,女人那个合适,很快试探出来。人性,人心,人欲一览无余如何不顺遂。
如何解决问题也就是策略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技能,需要不断思考适应边界,积累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等我把这一块练习半年把手边的资料统统断舍离掉,也算是一大进步,毕竟带着他们好重,也不能发挥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