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春分刚过,夜里忽然醒来,雨声已渐消。彼时,阵阵此起彼伏,哀怨凄婉的声音从外面连绵不绝传来,直听的人毛骨悚然。
那叫声就像是婴儿在大声的哭泣,呆呆地卧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听了一会儿,待缓过神儿来,才想到是小区里的野猫再叫,看看手机,刚过三点。这就是传说中的“猫叫春”吧?想到这儿,一下到不觉地害怕了。
坦白说,长这么大还真是头一回听到这种阵势的惨叫。第二天白天吃饭时,母亲随口说了一句:“常听人说,二八月,猫叫娃娃,猫叫娃娃”,你听半夜这猫叫的,刚刚好就在农历二月结束这两天,可真准啊!”。
“猫叫娃娃”其实说的就是猫半夜求偶的叫声。想到春分一过,气候的骤然变化,还有祖先总结出来的“玄鸟归、雷电始”的节气现象,再加上这“半夜猫叫”声,不由地惊叹,古人对自然万物生发变化的观察可真是细致入微啊!
吾常观各种植物,起初粗糙,只道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落叶,冬天休眠;再后来,又观察到,原来植物的生长比这细致地多,不同的节气,候不同的花朵。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节节都有花开,依次向前推动,循环往复,从不间歇。
“春有百花”争奇斗艳是真,但夏秋冬依旧有各种花儿绽放,各有各的时节,只不过不似春天那么集中罢了。况每一季的花朵也各有自己的姿态:春花曼妙,夏花绚烂,秋花静美,冬花凌寒傲雪。
再到后来,才又发觉,即使节气的区分,也依然还是粗糙的。在二十四节气当中,还有七十二候,每候五日,一个节气三候。每一候也各自有显著不同的自然现象发生。这些不同的现象,不仅仅是显现在植物身上。
事实上,星辰草木、风雨雷电、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鱼虫……天下万物无一不在古人的视野范围之内。再细微处,便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日十二时辰,每一时辰也是各有各的光景,各有各的作用,更无一丝半毫的差池。即使相似,也永不重复。
正是通过对天地万物的各种现象的这种细致入理、穷究极致的经年累月的观察,相互印证,环环相扣,才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有关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并在这套知识体系地指导下,有序的安排人类的生产生活劳作,使之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斗转星移,人类的发展日新月异,早已远离最初出现在这个星球上的初心。可是,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无论人类如何的发展,高科技如何的上天入地,也终究不能逃脱这一既定的现实。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类虽自诩为万物之灵,却也是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血肉之躯,并不比地球上其他的物种超越多少。一味自以为是,过度地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必然遭到自然的反噬,连生命都顷刻间不保,更遑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