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这本 The Assassin's Cloak——An Anthology of the World's Greatest Diarists (《刺客的斗篷——世界名家日记选》)展开的读书会今天进行到第九期了。
2019年5月28号下午16:20,我们几个新老朋友聚在澄园的澄书房开始了第九期英语读书会。
今天我们着重朗读和讨论了英国外交家兼作家哈罗德·尼克松(Harold Nicolson)写于1938年的日记。
Mary试译:我所烦忧的是我不够高雅。我去最好的袜店,最好的裁缝店,最好的理发店;我拥有伦敦最优秀的男仆;我总是洗洗又擦擦;我的洗发水都是弗洛里斯的。然而,与高雅人士一起就自觉粗鄙。衬衣爆开,领带皱巴,背心鼓起,头发凌乱,看着就像伶仃大醉的阿伯康韦男爵。我想这是体型的问题。如果我是凹型的,所有这些东西都会放上去后,服服帖帖。而事实上是,全都掉下来了。这些反思是我去看首夜演出引发的。戈登·塞尔弗里奇先生坐在我前面——他显得多么的有贵族气质啊!诺埃尔·科沃德先生坐在我旁边——他看着是多么的年轻而卓尔不凡啊!欧内斯特·塞西杰先生,查尔斯·格雷夫斯先生——他们看上去都很相称。我看着就像皮卡迪利的河马,显得格格不入,十分别扭。但这场剧演得很好,之后我带西比尔(科勒法克斯)去沙威酒店晚餐。在沙威酒店里,我和我的女伴(一个女贵族,他们都知晓)吃着晚饭。然而当我喊“侍应生”时却完全没用。我大为光火时,侍应生却拿了一个可以生火的锅去给别人熬美味的酱汁。
围绕这篇日记我们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
哈罗德·尼克松是不是自卑?
他为什么要什么都是最好的?
他认为的高雅到底是什么?
文中他提到的“凹型”是什么意思?
侍应生是不是故意冷落了他?
......
围绕哈罗德·尼克松的内心活动,我们从优雅的内涵展开,各抒己见,谈到了人自卑心理(男女都有)的普遍性、教养的自我养成(阅读)、做人的原则(凹凸有致),阅读的范围和深度(文史哲)等等话题。最后从哈罗德·尼克松的这篇日记里我们受到启发:就像他希望自己的身材是凹型的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内心有凹的地方,即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知;同时也有凸的地方,即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如此即是凹凸有致之人,或用“外圆内方”来总结也是恰好。如此这般,即便不是高雅,也能做到从容。
5月28日读书会,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