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余光中先生的文章《我的四个假想敌》,文中说到:“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这令我想到,人在寂寞之时,尤其是晚年寂寞之时,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
“晚年惟好静”,晚年的生活是真正的安静,安静到冷清寂寞,它才是真正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从青年走到了晚年,从社会回归了家庭,由热闹归于沉寂,是一种必然。这样的生活对一般人来讲,通常至少也有二三十年,人生有几个二三十年呢?所以除欣然接受这种必然外,怎样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是我们要考虑的。
退休后寂寞的光阴,也可以过得有作为有意义,还可以发挥余热,这多半是那些一生有所作为的人能做到的。杨绛先生就是我们的楷模。她寂寞和孤独的日子太长。但她生活简朴,为人低调,少见媒体。她70岁出版《干校六记》,75岁出版《将饮茶》、《记钱钟书与〈围城〉》、《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83岁出版《杂忆与杂写》、《听话的艺术》,93岁出版《我们仨》、《我在启明上学》,97岁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98岁出版《丙午丁未年纪事》,102岁作文《忆孩时》,晚年还不间断地整理了钱钟书的书稿。寂寞时光里,成绩斐然。棉花专家钱立坤百岁时还报名上了老年大学,并赋诗日:“初学棉花弱冠军,现逾百岁心留连。更新知识进‘老大’,退休不忘跑田园。”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80多岁时,集中精力搞学术研究,多次贴告示于门上,谢绝客人来访。要知道,在人生最寂寞最安静的时光里,你和我还可以做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不论大事小事,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能力。
普通人度过寂寞时光的方式,会更接地气些。
寂寞的日子要过得有声有色,最忌孤独冷清,无所事事。可以一人,可以小聚,可以群体。可以旅行,可以读书,可以运动。可以唱歌,可以绘画,可以写字。可以种花,可以钓鱼,可以养鸟。不一而足,只要日子过得有趣充实,全由自己欢喜。
寂寞的日子也关乎生活的品质,要把日子过得精致,不能马虎将就。一餐一食,一衣一帽,一颦一笑。一出门,一出城,一出戏。一微笑,一回眸,一晚安。一自省,一体谅,一宽容。不论什么,只有精致,才能给自己散漫寂寞的日子以仪式感。
寂寞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把日子过得自主,不失自我。主动劳动,主动找朋友。知道缺什么,知道要什么。懂的舒服,懂的快乐。明白健康,明白幸福。顺其自然,不混日子,不违己心,不失本心。
寂寞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才是对自己真的好。它是一种智慧,一种体面,一种尊严,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每个人都会迎来这些个日子,也愿每个人都能过好这些个寂寞的时光。就让你的这些日子发出异样的光彩吧,因为它是你人生最后一抹闪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