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奔波是为了什么?值得吗?
这个夏天,注定不太平凡!
第一次做公益支教
第一次结交这么多有趣的灵魂
第一次去到怀化乡村
第一次体验班主任
······
7月的长沙,燥热依旧,志愿者们的热情不减,1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陆续抵达长沙,开始为期五天的志愿者培训。从面试到长沙培训,志愿者们前后经历了三四个月的线上学习。尤为令人深刻的是我在填写面试的问答题,感觉做高考的语文试卷都没有像这样认真,在图书馆足足花了一个下午。
培训日每天都是充实紧凑的,从公益大佬们的公益之路分享到营地建设规划,兴趣课试讲再到挑战赛和社区探索,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干着快乐的事,就算每天都是豆芽菜作伴,那也是幸福的。
当问到“你为什么要来参加弘慧”这个问题时,起初的我只是想让我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锻炼自己。直到慢慢地去了解弘慧的精神内涵,我找到了不一样的答案。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训练营每天都是奇妙又充满挑战的。
我总结了三点营地突出问题:
1.由于乡村社会环境相对封闭,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缺乏必要的家庭关怀和教育引导
在我班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班上的老师每天带孩子们晨醒、午醒,以及每晚的弘慧之家总结,都以尬场的形式出现。这种尴尬的境遇一直持续了四天。
我们做了很多的破冰游戏,正常情况下最多就两天是适应期啊,为什么班上的孩子需要这么久的适应期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不断地观察孩子们的表现以及查阅家庭档案,发现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极度缺乏安全感,这时“内向”就会主导孩子们的性格,不敢主动与陌生人打交道,融入新集体的适应期也就更长。
2.学生对未来仅局限于升学,缺乏更广阔的视野。
记得我在营地给三个班的孩子们上过大学初认识课。在他们眼里所谓的大学就只有清华、北大,有的甚至以为清华和北大就是一所大学呢。
当我问到,“有想考大学的同学请举下手”,齐刷刷地全举起了小手。“那为什么想考大学呢?”
“可能是因为梦想吧”
“大学校园很美,我想去看看”
······
大部分同学都沉默了,也有学生课后跟我说,“姐姐,你提的为什么要去上大学,我还真没有思考过呢,我现在就只想考我们县里最好的高中,但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考上!”
3.初中生处于“心理断乳期”,个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但是又缺乏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此次营地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吸烟,这个问题是我们志愿者们意料之外的事情,也是以往营地未面临的问题。这些吸烟的男孩子们都是来自同一所学校,有的吸烟史长达两年。更有趣的是,这些男孩纸形成了一个有计划的小组织,并且还有一定的团队规则,例如,AA制买烟,按抓阄的方法把烟集中发在一个哥们包里,东窗事发时就由这位倒霉的哥们扛包了,并且不能出卖其他的兄弟。
真为他们的才智感到汗颜,志愿者哥哥姐姐们还是选择温柔的方式去对待这些兄弟们。可是志愿者们的温柔却换来了他们的欺骗,他们的懦弱。他们不敢主动坦白所有事实,用志愿者的善良当做挡箭牌。
当时我真的很伤心,也很愤怒,训斥了他们。现在想想,我本不应该那样做,我们也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孩子,在这里我要向你们道歉。吸烟在青春期是很常见的表现,青春期的孩子个人意识觉醒并伴随着好奇心,认为吸烟是一种很酷的行为,也是结交哥们友谊情的方式,但是又缺乏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染上吸烟都是通过同学的怂恿。
其实志愿者们的初心都是希望孩子们不要变坏,好好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人生路漫漫,今日吸烟事小,但明日指不定有多少诱惑,唯有坚定自我的人,才能抵制诱惑的圈套,成就出彩的人生。
薄弱的教育质量,严厉刻板的应试教育伴随着高强度的应试训练和高难度的学业竞争,使许多乡村学生成为学习的失败者而过早的离开了学校。即便留下了,相当比例的乡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倦怠感,失去信心。
比起物质,乡村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尊重、被在乎、被重视但又不是刻意地特殊对待,以及自信的建立,其次就是开阔视野。
弘慧教育基金会的发起人张帆大哥,是我最敬佩的企业家。他深知农村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近几个月的感受,我发现弘慧不只是作为基金会为乡村孩子们提供奖学金资助,而且针对不同的时段孩子们开设了训练营、实践营、公益营,引导乡村学子逐步认识自己,建立自信,以及好老师、好校长计划,为乡村教育助力,让他们都能脚踏实地,自然生长。
乡村,有你不曾看过的风景,也有被人忽视的未来。我们并没有悬壶济世的胸怀,我们只是勇敢的公益侠,勇敢地在公益路上迈出自己的一小步,为孩子们播下希望的种子。但我们始终相信,我们所做的,正慢慢带来改变。
我想最初的问题已经在我心底有了答案
青春所向,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