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一词来源于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文,即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
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是老生常谈,这次发布的文件有没有新的内容?
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这是一个新命题,从当下各大培训机构纷纷“中招”来看,确实开始有了一些好的趋向。
因此,本文想分析分析,文件中的政策落底的可能性及对教育的未来可能会有的走势影响。
一、“双减”政策起点高
以往,关于“减负”的文件一般都是由教育部发文,比如在2018年12月份,教育部曾发布过《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一文,内含《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文章。
而此次发文,是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的,这种级别的发文来谈教育的负担问题,相对较少,且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要加强党对“双减”工作的领导,而且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且直接纳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此次发布的“双减”文件,力度超前,保障到位。
这也就可以解释此文一出后,不少培训机构出现倒闭、股票下跌等情况。
所以,作为老百姓有理由相信政府这次是动真格的,是要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幸福生活作贡献的。
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真能落地吗?
虽然,上面的分析表明,政府有决心做好这件事,但现实往往很残酷,从文件出台到政策落地到完全落地,要走的路很长很长。而学生作业负担问题又不能让“那样的路”走很长,文件中的有关政策规定是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呢?
1.文件中规定: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这一条的规定,一线的教师明白,几乎白说,因为制定政策者不清楚一线教师布置作业的“技巧”有多少,也不知道家长对教师布置作业是多么的欢迎。
首先是平均,这个平均无法量化,你是以班级成绩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平均呢,还是其他组合的平均呢,因为不同学生做同样量的作业,完成时间差异是很大的,平均的60分钟,对优秀的学生可能是60分钟,对一般的学生可能就是90分钟甚至更长。如果对一般的学生平均60分钟要求,对优秀的学生可能只有30分钟,那他们的作业量是严重不足的。
其次,老师留作业,没法计算平均,布置作业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大概学生做多长时间,况且,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把作业布足,如果没有家长反对,学生作业超时仍会是长态,何况有多少家长因为老师多布置了一道题目而举报老师呢?
2.其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最重要的是减少学生低质量、重复性的作业。现在,很多学生为提高自己的成绩,大量刷题,这样做,学生的作业负担没有办法减少。文件中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明确提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这一条的规定出发点是好的,但只是说“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而没有给出如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同样的,也会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这句话只能是喊喊而已。
试想一下,一个农村学校的教师,他们再怎么教研,他们设计出的作业质量能赶上大城市好学校的教师设计出来的作业质量吗?虽然我们也提因材施教,也说一校一策,但大家用的教材是一样的啊,考的试卷特别是高考,语数英等试卷很多地方都是全国一张卷啊。
个人觉得,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应该以省或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力量统一编写与设计,要像编教材一样编写作业,并像教材一样配套发放,确保作业的高质量和公益性。我们就不相信,以一省或一市之力编写不出一份高质量的作业设计。
问题的关键是没人做,或有些专家和学者或优秀的教师出工不出力,因为一旦这样的作业设计出来后,自己还怎么参与编写教辅资料获取高额利润呢,也许真到那一天的时候,很多做教辅资料的企业又要面临倒闭了。
3.文件明确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又一大招即课后服务。这一政策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似乎只要这个政策到位,学生的作业负担就能减轻。其实,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多是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家长,课后服务主要是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没人接送孩子、没人带孩子。换句话说,家长出点钱或者免费用几个保姆,给自己带孩子。你说,家长高兴不高兴?如果真有不高兴的,那可能不是傻子就是呆子。
这也就是说,很多人欢迎这一政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生活负担。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们普遍反对的原因:凭什么我给你们带孩子,你们在外面快活?
最重要的是,课后服务不允许讲课或做作业,而是发展兴趣特长。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不需要课后服务的怎么办?可能没有怎么办的问题,最后基本都是一刀切,所有学生参与学校的课后服务,虽然家长有权选择不参与,但家长却没有底气不参与。真的课后服务都用来发展兴趣特长?这个无法去断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太难了。因为一个中等规模的初中学校,没有多少师资能满足三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开展兴趣特长活动,虽然可以引进校外培训机构,但“僧少粥多”仍然解决不了师资的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了,课后服务将会变相的成为学生的作业课或教师的辅导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