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通译】
孔子说:“知识可以触及的东西,仁德不能守得住,虽然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知识可以触及,仁德能够守得住,不用庄严严格态度来治理,那么百姓也不敬畏;知识可以得到,仁德可以守护,用庄严的态度治理,但动员百姓时不用礼,那也是不完善的。”
【学究】
礼仪,态度,仁德,聪明,孔子对于在管理百姓时候所显示的品质排列就是这样。充分说明对待普通百姓首先是要尊重他们,其次才是治理,之后才是仁德,最后才发挥聪明才智。如果反了,是没有百姓来支持你的,所以要真正和老百姓打交道,先收起你把套聪明和仁德,先用礼仪让他们不得不接受,之后才能逐步显示他的各方面能力。
孔子推崇仁德,更注重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之实现,否则有再大的理想和抱负才是徒劳无益的。
【原文】(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通译】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而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认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学究】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不同的人可以让他承担不同的事。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是社会认知,但必定都是人,让他们选择不同的事来承担,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日常社会中,我们都会不经意间把人分成各种类型,愿意和自己相近的人相处,不愿意和自己意见截然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始终这样,人总会因此而失去很多机会。
【原文】(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通译】
孔子说:“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要。我见过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见过实行仁德而死的。”
【学究】
水火是物质需求,仁德是精神需求。所以在选择生存和精神时,很多人就愿意为了生存而勇闯水火,尽管知道这样有可能彻底毁灭,但大多数人依然如此行动;也有人即使无粮可食,依然选择仁义道德,这样的人真的值得敬重,但毕竟少数。
人只有在有物质基础之后才有精神追求,否则空谈理想,无异于水中捞月,总是不得而就。
【原文】(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通译】
孔子说:“面对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学究】
对于在仁义的面前即便是老师也不会相让。这就是孔子的思想特点。而实际上,在利益面前会让老师吗?一样不会。
老师在没有利益冲突下会被学生得到尊重,一旦有利益相现时,几乎没有人会放下利益去尊重他人。当然这里有选择的问题,面对选择时的一种权衡,所有人选择都会选择权重的一面,哪怕选择仁义也就选择权重。
生活中无时无刻都需要我们去选择,只要自己选择的权重不失自己的内心,那就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