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别人说的不对,是听的人没有理解对”,很多时候,分岐或差异的便来源于此。
近段时间,在不同地方与不同人交流时,都不约而同的讨论到这一话题。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理解不一致,为什么会在自己或他人身上不断轮回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根源在哪里?怎么规避呢?
1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人事物,只有正本方能清源。
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说者和听者不在同一频道上。为什么会不在同一频道上,再挖一个深度,探究根本原因。这里便会归纳为认知程度或维度不一,以及双方彼此内心的恭敬程度。
2
认知程度或程度,受一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及个人人生阅历深浅程度影响。
读书是学,是解决知的问题。实践是习,是解决行的问题。合在一起便是学习,是知行合一。
在前一篇文章《坐井观天,除了蛙,井有何责》中,曾提过要用开放的心态,避免井对蛙的心态,莫让家长这口井限制娃这只蛙看天的权利。
提升民族认知,是中华文明,是全球文明,一代人又一代人不断努力传承的结果。具体到小团队,到个人,那是这个家族一代人又一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认知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2
“态度好,没烦恼”,这是我们家小的曾经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态度好,就是从内心深处对人的尊重。在沟通交流中,这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也是双向的。
说者尊重倾听者,要善叙述善引导善解答。倾听者也尊重说话者,要善听善问善谦虚。
优先的教师与优先的学生便表现明细。好老师一定从听者角度去引导,通俗易懂让比较靠后的学生也能听得明白,并鼓励他们加油,相信自己。好学生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有问题追着老师问,直到把不懂的弄懂,不留死角。
3
换位思考,非常重要。无论是分享者还是倾听者,都能换个位置,换个角度,同理心,意见相反或不一致的情形就会少很多。
尽管如此,但有时候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对同一事情的理解维度可能完全不同。
比如“节约”还是“吝啬”。在5060后身上,与8090后身上完全不同。字还是那个字,词还是那个词,但就是因为人生童年对“饿肚子”经历不同,切身体会自然有别。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回到彼此真实的人生经历中,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同样当我们不被理解时,我们也要学会理解别人的不理解。
只需多一句话,可以少很多分歧。比如分享的时候,我们可以加一句:“我说明白了嘛”。倾听的时候,我们没有听清楚或明白时,我们也可以加一句:“不好意思,我没有听懂,能重复或解释一下”。
知易行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重要的是我们得有这个觉知,并经常保持这个觉悟,这样我们心态和心情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