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亲子时间管理·第2.1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9年1月7日“崔律·精时力之亲子时间管理课(1月期)”系列第2.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1、亲子玩计时游戏
2、孩子自行测量每个沙漏的时间
3、家长发现3个每日常规微小小任务所需时间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感知时间长度,可以和孩子玩计时游戏,一方面可以是做X件事需要多长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是固定时间段,如1分钟、5分钟、10分钟能做什么。
(2)沙漏的历史:两个概念-沙漏Vs漏刻:漏刻是根据从一个壶流到另一个壶的水量来计时,而沙漏则是根据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沙量来计时。
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的制造原理与漏刻大体相同,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这种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为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结冰的缘故。
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两个木人便会自行出来,击鼓报告时刻。这种沙漏脱离了辅助的天文仪器,已经独立成为一种机械性的时钟结构。
由于无水压线制,沙漏比漏刻更精确.
沙漏送礼也有讲究;沙漏象征着爱情、友谊和幸福。指的是我们要永远的幸福,永远地珍惜爱情和友谊!
另外还发现了目前市面上有种“沙漏式伴睡灯”很有意思。
(3)精细化感知时间,留意一下自己日常常规小任务的时间。比如上下楼时间、洗漱时间等等。
2.我们的实践(孩子[4]岁):
(1)晚上回家给孩子讲故事时,让孩子猜一下讲一本故事需要多长时间。并且一起测量一分钟能能做什么
(2)把买好的沙漏拿出来!让孩子尝试自己想办法知道沙漏的时间长度,买沙漏的时候送了一个3分钟的小沙漏,可以测量他洗漱的时间。
(3)通过查询,知道了沙漏的历史,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很好方式,这是好奇心驱使,但我日常很少有这种好奇心,通过崔律的课程的提醒,自己真正去查了沙漏的历史,更好的了解了沙漏
(4)精细化感知时间,感觉更多是所做事件与环境关系不大的情况。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精细感知时间,但每次可能会因情况不同,用时不一致,比如洗碗时间与所要洗的数量有关,晾衣服等也是一样,上下楼所需时间会受等电梯的时间的影响,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
4.其他想说的话(任何):
5.私房话(非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