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细雨濛濛,妹妹邀我一起给母亲做清明,一路上谈论着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心情变得有些沉重,跪在母亲坟前,看着那一圃黄土,记忆一下子涌上心头,喉咙好像被什么塞住了,久久不能平息。
母亲离开我都快十年了,可是我对她的思念一直没有停止,记忆中的母亲依然清晰,仿佛就在昨天和我告别的一样,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我都不曾忘记。多少次在梦里与她相遇,任凭我喊破了嗓子,她只是对我微微的笑着,不曾发出一丝的声音,慢慢地朝后退着,退着,直到消失不见……母亲的一生勤劳俭朴,善良温和。它不仅哺育了我的生命,更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她对我的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我发现还有很多地方都有她的影子。
母亲有一双灵巧的双手,总会变着法子给我们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吃的,犹记得她给我们做的糖果,回味悠长。那是用芋头做的糖,秋天挖回来的芋头要经过日晒夜露,保存的好才会更甜,冬天的时候,母亲总会挑上几担洗干净在锅里煳熟,一连煳上好几锅,再在锅里把它捣碎,晚上用绳子拴一个木制的十字架,在四个角固定一块大白布,把磨碎的芋头放进布里筛浆,底下放一个大澡盆接着,不时的要加水,那样能把浆筛的更充分。往往筛上好几盆,再让它沉淀,撇去上面的清水,再倒进锅里慢慢熬,总是要浪费很多的柴火,直到锅里的水熬干了,糖丝开始咕嘟咕嘟冒泡了。这是得赶紧灭火,要不糖丝就糊了,一糊就苦。母亲把它盛到大钵子里给它冷却,第二天就结的铁硬。我们每次放学回来都偷偷的用筷子剜一团,糖丝扯的老长老长,再用筷子转着把糖丝绕起来,要是一不小心滴了一点,就趴在地上把舌头去舔。母亲要是回来看见,轻轻的踢我的屁股,问我急着干嘛啊?过几天就做糖果子了。我怎么也等不急,天天催着母亲去做。到了腊月二十左右,终于等到了......
母亲把钵里的糖丝温热,铲一点放锅里搅匀融化,再把炒好的米泡倒进去,搅匀趁热倒入桌上的模具,用擀面杖压平,等它冷却后再切成块,一转眼的工夫,母亲就做出满桌的糖果来,正月里拿出来招待客人,之后就把它们全部收起来,我们怎么也找不到,到了三月四月才会一点点的拿出来给我们当零食。
母亲有一颗善良的心,记忆里曾有一个要饭的老奶奶,每年春天的晚上都会来我家要饭,每次来都穿的破破烂烂,我和哥哥很害怕,总是躲在房门里,透过纱窗看着妈妈。母亲不认得她,每次来妈妈都给他满满一碗香喷喷的米饭,让她坐在那里吃,妈妈一边炒茶一边和她拉家常,从来没有厌烦,我们总是等很久才敢出来,后来渐渐的也不害怕了。母亲告诉我,他是因为孩子们不孝顺,老了很可怜。我心里默默的许了愿,长大了一定孝顺母亲的,没曾想,最终成了一个遗憾.....
母亲很要强,即使男人的活,他一样没有落下,砍柴,插秧,割稻。每一样庄稼活她都手到擒来,利利索索,后来我家置办了一个加工厂,母亲对机械也是了如指掌,整天的轰鸣声中带着一个草帽,看见的都是她忙碌的背影……
母亲有着农村妇女最保守的思想,不敢同命运抗争,只知道自己要相夫教子,持家过日子。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追求,总是一个人默默的放在心里,总是希望通过劳动获得释放,通过劳动获得幸福。母亲总是第一个起床开门,每天都带着微笑面对生活,看不出生活的苦与累。母亲总是最后一个睡觉的,坐在床头纳鞋底,等待开车夜归的父亲,给他亮起一盏守望的门灯。
突然间,耳边好像又传来一阵母亲哼着的歌谣:三月里来桃花开哎,河边柳树发芽来哎,我的乖乖我的乖,赶快赶快睡觉来............
(图片摘自网络,如侵则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