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否定你,你越求他认可。
要不到的,因为他对你的否定与你无关,来自于他的匮乏。
除非他的匮乏被他自己填满,否则他就会一直否定你,因为通过否定你让他感觉很好,他可以把自己不接受的部分投射给你。这样她便觉得自己好了。你无法也满足不了他,因为你满足了一个还有下一个,因为他有一个匮乏的程序,不会因为你的一次两次满足而结束,而是会通过你的一个一个满足而不断提出更多要求。
因为你的反馈,可能助长了在他看来是他人问题,问他人要好像可以解决一次又一次的问题,可问题不在这里,而在她的内在有一个匮乏的程序。
至于他在恐惧下发出的巴拉巴拉与你无关,如果你认同了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断外溢,不断努力,不断去证明,你和他拥有同一个程序的链条,他在那头,你在这头。你们缺一不可。
除非,除非,有一个人断了这个链条,那就是他在对你不满意,你不认同了,你自己什么样由你定而非他,你不在意了,不去证明了,他得不到回应,或者找下一个对象,或者发掘自我内心。
但是相信他会找到下一个的,因为他寻找的都是自我不够坚定,寻找他人满意,想要获得权威认可和爱的。在渴望爱寻找爱的人,会把自己的定义交给另一个人的人,一般都是小时候乖,听话的孩子。
一般都来自于父母和孩子,父母不断否定孩子,孩子不断求父母认可。
其实是父母的匮乏,无法接纳孩子,让孩子获得不到爱认同了父母的评判以为自己不好,然后不断调整自己去满足父母去要那份爱。
父母正是通过这一手段掌控了孩子,就像驯兽师和海豚,我给你吃的你就会听我的。形成了这样的循环。
也正是通过这样,让孩子活成了父母的标准,失去了自己本来的样子,还会觉得自己本来样子不对,而不允许那个真实的部分出来。
除非,除非你看见真实的自己,从这个链条里先走出来,释放她的认同,就是他不满意你,你问问自己,这是他的需求还是你的,他不高兴这是可以的,你可以通过不断认可自己,不断增强鼓励自己的价值,看见自己,爱自己。
自己底气越来越足,就不太依赖和以别人的认可为主,看到那只是一个模式。看到那只是自己的一种渴望,渴望爱,渴望正向反馈,渴望存活。
事实上没有哪个人可以看懂另一个,无论谁,无论什么关系,只有自己。
这不过是童年那个小孩为了活下来保护自己恶一个模式而已。
绝对非事实。
问问自己否定你的那个人全对吗?他的否定真的是对你有帮助吗?那个人过的很幸福吗?他充满慈悲吗?他的所思所想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了吗?他真的了解你的情况吗?就可以随意否定,否定和肯定都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为了她自己随口掌控。
看见这是他们的需求,他们自己满足去,谁不满意说明谁有需求,谁有需求谁自己想办法去。
与你无关,如果恐惧,紧张,那就允许这些存在,他们已经很久了,需要看见,流动。抱抱这样的自己,这也是小时候啦。
流动就好。✌
而通过强势来实现他的目的,让人害怕,你怕了他就得逞了,觉得的自己方法可以,你不怕了不从了,他就怂了,挫败了,知道这招不灵,所以不要惯着那些婴儿们。哈哈
我值得被爱与你认不认可我是两件事。
你不认就不认可。
你有需求,那你自己满足去。
我可以存在不因你的认可。
你是你,我是我。
我不认可你,你也没有变过啊。
遇事不是发脾气就是哭闹打骂不是婴儿是什么。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看见他真正的需求,看看就可以。(这个就对人要求有点高,看你愿不愿意,能不能,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