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与阳,孰轻孰重

自从“扶阳”学说出现,很多中医人都很注重顾护阳气,甚则偏爱温阳。阴之与阳,尤如妇之与夫,夫唱妇随。或说,阳气固,自可生阴。或说《伤寒论》里,处处都在温阳,处处都在顾护阳气。


本人学习《伤寒论》也好几年了,却越学越觉得《伤寒论》处处都在护阴。


对于普通疾病,在未伤及生命的时候,治疗当以温阳为多见,养阴亦有见。


但在生命生死关头,却是以护阴为根本。因为“阴”才是生命之本。


《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俨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相信学《伤寒论》的人都读过这个条文。估计多数人不会认真读这条,因为这条没带任何治法及药方。但要知道,在字字珠玑的《伤寒论》里,张仲景不惜花了这么多笔墨,就是要强调“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这句话。你就知道这句话有多重要了。


小便利者,说明患者的阴还未衰竭,还有得治。反过来说,如果阴衰竭了,就不能治了。


再来看看现在化疗的肿瘤病人:

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化疗的病人,皮肤干枯发黑,人身消瘦,枯瘦如柴。

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胸,腹,颈,头,口腔,眼等出现红疹,血丝。要知道,血汗同源!条文虽然说但头汗出,也可以读成“但头血出”。这属于厥阴篇里的“上厥下竭”。

腹满微喘”:患者觉得腹胀,吃不下;气短,乏力。


口干咽烂”:患者觉得口干燥,尤其是晚上口干明显;咽烂,是口腔充血,上面也有提到。

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如果出现了打嗝,或者睡觉时手足烦燥,就是危险的征兆。


护阴,并非是单纯使用养阴药。如白通加猪胆汁汤,里面有猪胆汁,人尿,葱白等配合干姜,附子温里药。阴阳相合,回阳救阴。具体用药还须视临床而变通。


阴是人体生命之本。但阴中含阳。正如“坎”卦两阴夹一阳。世间无纯阴纯阳之物,学者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05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11,921评论 0 18
  • 拿到这本书,先用检视阅读的方法,花30分钟了解主要内容;再用快速阅读,花1个小时把整本书都看完。我看了第一遍,完全...
    中小雨阅读 1,924评论 0 2
  • 有時候丟失了一件習以為常的東西,即使不是很貴重的物品,但是我還是會感到異常的心慌。很多時候,一件東西並不能以它...
    Narcissus_0605阅读 1,508评论 0 0
  • 重症新生门相邻,出入阴阳不做主。赤条来去无一物,人生如电复何求? ——作于2016.2.13 中大医院丈人病危,门...
    灯几阅读 1,2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