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扶阳”学说出现,很多中医人都很注重顾护阳气,甚则偏爱温阳。阴之与阳,尤如妇之与夫,夫唱妇随。或说,阳气固,自可生阴。或说《伤寒论》里,处处都在温阳,处处都在顾护阳气。
本人学习《伤寒论》也好几年了,却越学越觉得《伤寒论》处处都在护阴。
对于普通疾病,在未伤及生命的时候,治疗当以温阳为多见,养阴亦有见。
但在生命生死关头,却是以护阴为根本。因为“阴”才是生命之本。
《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俨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相信学《伤寒论》的人都读过这个条文。估计多数人不会认真读这条,因为这条没带任何治法及药方。但要知道,在字字珠玑的《伤寒论》里,张仲景不惜花了这么多笔墨,就是要强调“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这句话。你就知道这句话有多重要了。
小便利者,说明患者的阴还未衰竭,还有得治。反过来说,如果阴衰竭了,就不能治了。
再来看看现在化疗的肿瘤病人:
“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化疗的病人,皮肤干枯发黑,人身消瘦,枯瘦如柴。
“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胸,腹,颈,头,口腔,眼等出现红疹,血丝。要知道,血汗同源!条文虽然说但头汗出,也可以读成“但头血出”。这属于厥阴篇里的“上厥下竭”。
“腹满微喘”:患者觉得腹胀,吃不下;气短,乏力。
“口干咽烂”:患者觉得口干燥,尤其是晚上口干明显;咽烂,是口腔充血,上面也有提到。
“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如果出现了打嗝,或者睡觉时手足烦燥,就是危险的征兆。
护阴,并非是单纯使用养阴药。如白通加猪胆汁汤,里面有猪胆汁,人尿,葱白等配合干姜,附子温里药。阴阳相合,回阳救阴。具体用药还须视临床而变通。
阴是人体生命之本。但阴中含阳。正如“坎”卦两阴夹一阳。世间无纯阴纯阳之物,学者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