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进阶记
作者: 杨韵熙
汉字的演变从象形字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
汉字的来历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开始,慢慢的演化成在木片或竹片上刻记号,再到八卦。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上是汉字的七大字体。
甲骨文是殷商后期初步定型的文字,他的字体一般是图画形的,称为象形字或表音字。因为甲骨文写起来太过麻烦,所以到西周后期时便有了大篆,大篆也是金文。大篆把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同时也把字形结构整齐化了,离开了图画的原型,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到秦朝时期时,丞相李斯把大篆简单化了改为小篆。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完善,几乎完全脱离图画文字,成为长方形的方块字体。因小篆的线条书写不便,形成了扁方形的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成熟阶段,易读性和书写速度大大提高,当时有些人把隶书写的比较乱时形成了草书,写的越来越乱时形成了狂草。把隶书和草书结合成一体形成了楷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
在宋代时期,印刷术的发展,刻字用雕刻刀对汉字形体影响,产生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称为“宋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字体,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文字史里处处深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