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网球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有时侯可以打的顺畅舒服并有力量, 有时候却总是感觉使不上劲。 发球是我的弱点, 不管苦练了多久都还是找不到感觉, 而且时而还感到退步了。
某次打着打着突然能很轻松的发出带有爆发力的球。 球拍可以握得很松, 整个身体找到了重心支点就可以轻松地把动作做完就打出有质量的球。
突然领悟要打出实的球, 必须要用到来自重心的力量。 重心向下, 找准支点, 在脚蹬地转身击球时就可以轻松地把来自地面的力量通过身体传送到球上。 这时才意识到教练常说的打球越放松越好的意思。
重心越向下, 身体越有牢牢抓稳地面的感觉, 而完成整个击球动作存在着重心的转移过程, 而重心的转移需要找准一个支点, 找到了支点, 不管重心怎么转移, 身体都是平稳垂直于重心的, 这样发出来的力量才更有爆发力。 而这个支点就是力量的支点。 所有的练习和实践都是为了寻找这个支点。
寻找力量的支点这个概念让我想起自己以前学跳莎莎舞和歌唱。我是不善于音乐的人, 但是并不妨碍学习跳舞和歌唱。 跳舞时不管身体怎么扭动, 动作怎么转换,从舞台的这端旋转到舞台的另一端, 只要找到了力量的支点支撑着重心, 身体都是平稳垂直的。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再在其他方面如跟随音乐的节奏,身体的表达,动作的优美等方面上精进提升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唱歌也一样, 当气息来自丹田并能稳定在一个支点上, 就像运动和跳舞的重心一样, 这个支点越低, 气息就越稳越不往下掉,高音越能轻松地唱出来, 这样不管是从高音到低音还是从低音到高音的转换都能轻松搞定。
所有的练习特别是基础练习都是为了寻找这个支点, 一旦支点找到了就像是瓶颈的突破带来突飞猛进, 就像人生突然开了挂一样。 这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一定量的刻意练习是必须的。
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看, 寻找到核心技能也就是一种力量的支点。 核心技能可以帮助你轻松的拓展相关联的方向。 比如台湾的文案天后李欣频老师的核心技能是写文案(书写的能力), 她一开始的主业是写广告文案, 因为写文案写得出色而得到旅行社邀请她亲身体验旅行项目并为其写文案的机会, 加上她自己爱旅行, 30岁就已经到过30个国家旅行的经验, 她写了有关旅行所能带来的人生创意的书, 开人生创意的课, 后来又发展出带团做有关人生创意的主题旅行团。 因为书写的能力, 还出版了有关美食, 爱情, 人生创意的书, 并一步步的发展出相关的发展方向。
力量的支点也可以是爱, 是价值观或者信念。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纳税党集中营的生活并幸存下来, 支持他活下来的就是他不断寻找的活出生命意义的力量支点。 他想到集中营外的家人, 想到家人的等待, 家人的爱是他不管集中营过的是何种苦难的生活, 他都想办法存活下来的力量的支点, 这个支点支持着他的精神, 他的肉体。
有朋友常跟我说她很后悔当初没跟我一起去留学, 很后悔离职,很后悔这样那样, 现在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她曾经是一个很多点子的人, 想做这个想做那个, 但是只限于想, 并没有实际行动,没有刻意练习, 也就没有真正的寻找支持她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有创意的人生的力量支点。结果是越活越迷惘了, 我鼓励她每天最少花十分钟来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不要考虑这件事情能不能赚钱或带来物质上的利益。 首先要找到自己不带任何利益都要做的事然后深入的做下去。 如果不去寻找生命中的力量的支点,只会越活越迷失自己了。
更有朋友拥有几套房子, 有儿有女和二十四孝的丈夫,在外人看来是人生赢家的状态,却 常说她犯了抑郁症, 她没有活出自我等等。 我想这也是没有找到支持她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出有创意人生的力量支点, 而且不知道如何帮助自己跳出这个框框, 如何寻找力量的支点, 这需要智慧,需要信念。 我的建议是多读书,打开自己的眼光和思维, 从精神上跳出这个低能量的状态; 另外 多锻炼,是从身体上跳出她所在的低能量状态。
力量的支点是基础, 花点时间刻意练习, 一旦找到了,会把你打入游刃有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