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月栗子lizi
有关校园霸凌的话题已经持续好几天了,在事件里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作恶的孩子及家长和老师都把“扣纸篓”事件说成是孩子之间的调皮和玩笑。
其实,有多少校园霸凌的最开始,就是当事人打着“开玩笑”的幌子实施的!那些”开玩笑”的孩子仅仅是因为和同学“在一起玩笑”,所以,才不会受到家长和学校的任何惩罚,从而导致后来变本加厉地把“玩笑”演变成了一场校园暴力或侮辱事件。
那么好吧,既然你可以打着玩笑的幌子行欺凌之事,那就告诉孩子:“对不起,你的玩笑我不稀罕!”
昨天,一个朋友跟我讲起她儿子小学期间的一件事,我觉得挺有借鉴意义的。
朋友说,自从儿子小林上托儿所开始,她和小林爸爸在关于孩子如果被欺负了该怎么做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差异,小林爸爸主张及时打回去,说尤其是男孩子更没有必要畏手畏脚地惧怕。
而朋友呢,从小就是个胆小怕事之人,所以,一直叮嘱儿子平时在学校里千万别招惹是非,遇事也要学会宽容忍让。
前几天,那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朋友才越来越意识到,先前爱人的观点是对的,也幸好儿子以前是顺着父亲的心意在处理问题。
朋友回忆起了小林在三年级的一件事情:有一天下午放学时间,老师给她打电话让去学校一趟,说小林跟人打架了。
第一次被老师请到学校,朋友紧张得要命,同时更担心儿子到底把人家打成啥样?要不要陪着上医院和付些医疗费?
朋友忐忑不安地来到教室,看到其他学生都已经放学回家了,只有打架的两个孩子被留在班里写作业。老师简单介绍了事情的起因:课间,小林正在扬脖喝水,那个平时喜欢恶作剧的调皮男生突然用手握住小林的水瓶往上抬,故意灌他,果然,小林被几大口水灌得呛到了气管里,猛地持续咳嗦起来。
然后,好不容易止住咳嗦的小林大怒,他揪住对方的脖领子,把瓶里剩下的水顺着他脖子倒了进去,那时候是寒冬腊月天,可想而知这水灌进衣服里是啥感觉。对方也恼了,随后俩人就厮打到了一起------
当着老师的面,朋友把自家孩子训斥了一番,回到家,跟爱人说起这事,小林爸爸倒是没反对儿子当时的做法。
他说:儿子是在用行动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跟我开这种玩笑!
朋友当即反驳说:儿子也完全可以先口头警告一下啊!
小林爸爸说:但是对于有些孩子,你的口头警告和忍让,对方只会理解成是你的胆小和懦弱。儿子这样做,也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是在警告对方——我也不是好惹的。
朋友说,果然,从那以后,那个喜欢恶作剧的男生再也没来招惹过儿子。
所以,在我国现阶段面对校园霸凌事件还没有出台相关完善的法律制度时,针对那些喜欢跟你“开玩笑”恶作剧的孩子,你也只能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对不起,你的玩笑我不稀罕!
但是,家长教会孩子“以暴制暴”也终归不是一个好办法,毕竟还是孩子,这其中的“度”很难把握,太过容易伤人,太柔又起不到惩戒效果。
总之,如何避免孩子遭遇“校园霸凌”是让每一位家长伤透脑筋的一件事,所以,还是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惩戒措施吧,也同时希望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心怀柔软和善良,莫做欺凌霸道的“小霸王”,若不然,总有一天会有人替你教育他(她),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作者简介:九月栗子lizi,一个自由写字的女子,爱生活、爱故事,文章散见报刊、微刊等平台,红袖签约作者。公众号:九月栗子 (yzmsy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