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些东西了,最近年底正忙于工作,在繁忙中也收获了许多感悟。年底了开始核对数据,两个不同路径的表格相互考核,互相比对,本是一件最快的核对和修改本表数据的好机会。但是由于两个表格出于不同人之手,本是相互调整相互学习的机会变成了相互推诿相互指责的事情。数据而已并非多大事情,一年的数据有些瑕疵本是正常,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这点小问题变成了互相猜忌互相指责的缘由。我也是一样,很怕自己的表格被人挑出毛病。其实自己也清楚不过是一个数据而已自己内心坦荡并没有故意为之的大错。但是当别人对数据提出质疑时我还是既羞耻又恼怒。用辩解逃避指责来取代接受这次小错并修正他。我也在同事的身上看到了一样的状态。大家状态相似只是症状有轻重之分。当有人提出对自己数据的质疑时我们第一反应是羞耻。脸不约而同的开始泛红,情绪也开始高涨,口就开始了辩解。其实静下心来也觉的这并非啥大问题。为啥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这种羞耻感为何如此强烈,甚至已经大于对事情本事的影响。
后来开始反省内心,为什么对于一丁点的小问题会如此大动干戈,一个数据而已。我找到自己内在的真正情绪------羞耻感。害羞是因为害怕被批评,担心有人不欣赏、不接纳我们,我们要确保不犯错,避免遭受责备,时刻提防着可能会被羞辱的风险,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我们内心也认为这种风险时刻都存在。困住我们的不是这个小错误,而是面对这个错误的羞耻感。我们每个人在遭到批评的时候都会产生想要责备他人,轻视他人的想法,想通过这种行为来否认其实是我们自己在遭遇批评的时候感觉到一种有些羞耻的感受,但是自恋的行为在程度和强度上都会更严重一些。适当的羞耻感可以帮助我们进步,让我们在避免被羞辱的意念下努力提升自己,但是过度的羞耻感会让我们为了不让自己体验失望也选择在生活中不去前行,不投入。因为不做就没有失败,这一部分是因为对于羞耻的一种防御。同时,因此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遇。我们要如何把羞耻感保持在正确的范围内。使其既能帮助我们成长也不至于让我们逃避进步。我们可以看见它接纳他然后解读它背后的正真原因,把原因具体化。在认识自身的同时也学会解读别人指责的用意。对方指出你的错误是为了帮助你成长还是为了压制你,还是只为了彰显他自己。当对自己对别人都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基本就可以恰当的表达羞耻感。对于善意提出问题的人,我们可以客观的表达羞耻感。对不起这个问题确实是我这边搞错了这让我非常的内疚如果耽误了你的进程我非常抱歉。我马上修改好发一个最新的数据给你。希望不耽误你下面的工作。我合理的表达了羞耻而且及时补救了错误对我就是一次毫无损失的进步,通过问题我完善了自己的数据,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收获。为了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事件而引发我的羞耻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量的避免发生此次事情。这就是一个很好处理羞耻感的方法。但是如果提出质疑的人是出于恶意,那就无需回应。也不必过度羞耻。
只要我们公开表达期待,同时渴望得到回应,而得不到的时候,我们就会体验到因为期待落空带来的羞耻感。还有就是对于自己独特的观点一方面可能让人感觉自豪,但如果与他人失去联结,这种独特也会引发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也会形成一种内疚羞耻的感觉。我会因为自己的观念不被理解而恼羞成怒,要不攻击对方不同的观点,要不喋喋不休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何的正确。攻击和过分自证,其实都是源自内心的羞愧。人们既希望自己出类拔萃也渴望被人理解。这个两者是相互矛盾的辩证统一体。既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期望我们既接受我们大多数人的大多数观念都是相同的,也理解我们之间也会因为出生,成长,经历而有不同的地方。感恩相同,欣赏不同。同样生而为人,我们都有与生俱来的贪嗔痴,但是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我们对于自己的贪嗔痴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观点。人与人相同的地方是天性,不同的地方变成命运。这是必然的,要接受所有人对世界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