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象:每个人的幸福观都不怎么一样,幸福这么主观的东西有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
2、概念:
幸福=快乐+意义
快乐:短期的、当下的一些令自我很愉悦的感受;
意义:长期的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价值感。
按照这两个要素,人群分四种类型:
*自我实现型:有意义也很快乐。即关注未来的意义和价值,也关注当下 快乐和体验。例:左宗棠: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忙碌奔波型:追寻意义但常常忘记当下快乐。比如父母一代,比如工作狂,以实现短期目标为幸福导向,总是在短暂的快乐和长期的焦虑中来回切换,不得安生。
*享乐主义型:关注当下,却不太关注未来的意义。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倦怠和无意义感。
*虚无主义者:既不追求快乐也不追求意义。既不快乐也不幸福,习得性无助。
小结: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间,把自身的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时候。
3、策略:
*忙碌奔波型:与自己约会。把自己的重要性提高,推掉所有的工作和邀约,暂时忘记苦大仇深和宏伟的目标,用自己最享受的方式过一段时间--可以是听听音乐、读读书、或做一些无用又有趣的事情,享受独处或者跟你喜欢的人待在一起。
*享乐主义型: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持续地投入一小段时间。学一些诸如读书写作、自我管理这种一定有用的能力。尝试培养一个最小的好习惯。
*虚无主义者:动机检索。问问自己,是什么在推动你往前走?给自己找个意义。
*自我实现者:努力更幸福。经常回顾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