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有39天没有网购了。虽然这个时间不算长,许多人一年都不会去网购。但这相比之前的我,已经有了质的进步。
自从淘宝有了账单以后,每一笔消费的记录直观了然。年底看到账单的时候,也意识到其实自己花费了太多无用的钱在网购上。钱,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花掉,如果不知看到一条条明朗的记录,我实在是很难想起自己的钱究竟花在了哪里。
我们单位有几个姑娘,和我一般大,她们每天都定点在聚划算、整点聚里抢购她们认为“物美价廉”的东西,从之前的八毛八,到现在的八块八。
其中,有一个女生在我们单位被奉为“神女”。她的神在于,她每天都能秒到各种八毛八、八块八的东西,许多人望眼欲穿的时候。大家都在感叹她的手气好,各种羡慕嫉妒恨,而且每每遇到有红包的时候,她总是能抢到最多的那个。
我问她,一般都抢什么?
什么都抢,吃的用的玩的,只要觉得有点用的。
我又问,实物都与图片符合吗?
基本符合吧,不过就算不一样也没啥,不就是八毛八嘛,现在买根冰棍都要好几块呢?
那你都能用得上吗?
用不上就在辣妈帮网站上拍卖,有一次我花八毛八买了一对耳环,结果80卖出去了,而且人家还自己出了邮费,实在用不上也卖不出去的就送人,做个人情。
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曾羡慕过她的那种神。可是到后来,我发现,她一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都在拿着手机淘宝。用她的话来说,她生孩子的时候,也在用手机刷淘宝,而且还抢了两个十元红包,我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夸张的成分。
我和她的关系也还算可以,但我发现她逢人聊的话题,除了淘宝打折消息,就是最新又出了什么新的抢红包规则。毫不夸张地说,她真的是用生命在刷淘宝。当然,这种关注无可厚非。只是我觉得,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这个八毛八或者八块八花得太不值了,这远远超出了所抢购的这件事情所持的价值。我也曾劝过她,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多花点时间提升自己。得到的结果是,她不再与我分享这些淘宝最新动态。
我也有过疯狂网购的时候,我的这种消费是阶段性的,有一段时间会特别想要网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逛淘宝,哪怕并不打算买什么,我都会上网看看,带着一种“说不定无意就看中哪样东西”的心态。而有一段时间却一点网购的心情都没有,觉得网购比逛实体店更雷人,虽然足不出户,但有时候,我们去商场逛只要花一两个小时就能买到自己心仪的衣服,在网上花上一天都不一定能相中,还有各种后期的担忧。
我的日常花销,大多是一些家居用品和衣物,每一季度都会添几件衣服。上两月我看了《断舍离》这本书以后,打算对我的衣柜进行大整理一番,我吃惊的发现,衣柜里有三分之二的衣服我是不会再穿了,这三分之二的衣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具有当季时尚的特征,却并不迎合下一季的时尚点,而且中间有大部分都是我网购回来的,有好几件甚至一次都没有穿过,不是因为质量太差,就是因为实在不知道要怎么搭配。而衣橱里,总有几件衣服我会一直穿,而且非常喜欢穿,经常穿。这些衣服也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过了几年,它的款式都不显得老旧,简单百搭,很显质感。
网购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时候,也在无形中增加我们时间和金钱的输出,而且大多数的我们毫无察觉。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个月不上淘宝,不买衣服。
回头想想,其实这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无非就是想网购的时候找点其它的事情做。或者忍不住逛淘宝的时候,把心仪的物品加入收藏夹,过几天再看,往往过后不会有太大的欲望。
理财,什么时候开始还不算晚。
人们总说“钱是赚来的,不是省来的”。但对于我这种暂时只靠工资生存的工薪阶层,我只能先从节流开始。而让我真正迈出这一步,就是节制网购,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升自我,和任何一个在未来都有可能让我走上财富之路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