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进入暮年️有回忆之嫌。

突然想起父亲,回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父亲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严肃不苟言笑的,偶尔会和母亲生气吵架,每次他总是先引发战争,一旦战争引爆,就再也不吭声了。任母亲怎么发火怎么骂,他就是不吭声以免战争更进一步,造成不可挽回的地步。就像母亲说的,被“佛打住了,任S不吭声了”。

父亲按现代人的说法是帅哥一枚+才华横溢。小时候看过他自己做乐器,一种竖笛,也叫着箫,做成之后就自娱自乐起来。

有时候还会钓鱼,拿着大口瓶子到处找肥沃的黑土,尤其是地沟旁边,挖岀红色的粉嫩蚯蚓连带黑土一起装进瓶子之中,据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鱼饵,鱼很爱吃,黑青又大又肥的那种蚯蚓是不行的,拿上钓杆至于去哪里钓就不知道了。记得有一次半夜睡的正香,我和母亲还有弟弟突然被父亲叫醒,让我们去到客厅看他钓的鱼,整整一瓷盆鱼,大小不一,他是让我们跟他一起分享喜悦。

父亲是有工作的,他是解放初期的国家干部,钓鱼按现在的说法都是八小时之外的业余爱好。

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手机、电子游戏,更没有所谓的家庭作业。所以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总是睁大眼睛看着父母的一举一动。每到春季,新茶上市,父亲总是买了新茶,像初生婴儿一样爱护有加,把木炭烧红然后再把木炭放入缺氧环境中让火灭掉,当然不能用水泼灭,那样就失去意义了,再用纸把熄了火的干炭用纸包好,埋在茶叶中央,以保证茶的干爽新鲜不易受潮,再放入坛中盖好,那时候没有冰箱。

小时候并不知道为什么父亲这么喜欢茶叶。

记得母亲偶尔说起,她与父亲结婚之前从未见过父亲面,婚后第一次带着父亲回到娘家,乡下的亲戚们都以为父亲是一戏子出身,因为父亲头戴礼帽,身穿长袍马褂,每每起身动步时总是喜欢用一支手拍拍另一支手的胳膊,捋一捋灰尘,然后另一支重复同样动作。体形中等,面庞俊朗,所以别人自认为是嫁了一个戏子,戏子在那个时代是含有贬义的。

按说父亲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爷爷是教私塾的先生,常年在外,年初岀去年尾回来。也就像现在的打工人一样,只不过爷爷是住家上门,听说还会行医。

奶奶出身于大户人家,也就是现在说的富袷阶层,在家中当了三十一岁的老姑娘了才嫁给爷爷左挑右选,个子高挑,三寸金莲,十分能干。爷爷死的早,父亲弟兄四人全靠奶奶一人养活,生活十分艰辛。解放战争时期,飞机投放炸弹,大伯和四叔被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死,当时炸死的不止他们俩,还有其他亲戚,倒霉的是他们亲弟兄俩跑一块了。

据说父亲十二三岁就开始养家,做小生意,卖花生小吃等,用他柔嫩的肩膀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再大一点十七八岁就开始与别人一起挑着窑货跑长途,那个时候汽车货车都没有,汽车也是顶级权贵才有的用,来回几百公里,难以想象是何等的辛苦。

当我记事起,父亲已经是国家干部,每天上下班很少跟我们小孩子说话,不苟言笑。但每年的春节都会做丰盛的年夜饭,满满一大桌子,不辞辛劳,往往需提前一两个月准备食材。就为了过年时的全家团聚,记得光丸子都要做上好几种,什么鱼丸子,干炸肉丸子,还有一种叫穿丸子等等。

每年的正月十五,父亲就会用竹条给我们做灯笼,岔伞(一种像华盖一样的东西)兔猫等,里面点上蜡烛 ,在漆黑的夜里,父亲陪着我们小孩子拉着兔子或挑着灯笼大街小巷的到处显摆。手里还得准备一盒火柴,因为有风随时会把蜡烛吹灭了,以备随时点上。有时候碰上大雪纷飞,积雪很厚,父亲还会给我们堆雪人。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不打骂我们,偶尔情绪不好确实惹他生气了,也是顶多责骂一句“炮子子”,再不吭声了,不会喋喋不休骂不停更不会打人。

记得小时候夏天出奇的热,那个时候没有空调,夜晚休息就在院子里,支上凉薄(用绳子梱绑的竹子)我们仰面躺在凉竹上,看浩瀚天空,繁星点点,微风拂过煞是惬意,父亲给我们讲《水浒传》里,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等,当然那时候只知道听故事,并不知道是《水浒传》里的章节。

听母亲说,因为我的上面两个都是男孩,所以当我出生后,父亲喜欢的不得了,刚满月就抱出去转一圈,据说父亲可是很少会抱孩子的,并且立马在单位订做了一个摇篮床,一直到我出嫁,此床都还在。

在我出嫁后的几年里,每年到我的生日,父亲总是记得,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做了羊肉锅你回来吃吧”,因为我的生日是在农历的十月份刚好是羊肉上市的季节,父亲不说,我是从来不记得的,那时候的人们没有象现在这样重视生日,每次都是在父亲的提醒下才知道,噢,今天是我的生日。每次去蹭饭往往都会带着我的另一半,两张嘴,父母从未给过老公脸色看,蹭饭一直蹭到二老入土,现在想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们做儿女的对父母的回报少的可怜。

父亲患癌后,我们多次催他去看病,但他总是不看,我说“又不要你掏钱,为啥不看呢?”,那个时候是单位全报,但父亲就是不看,消费国家的钱跟花他自己的钱一样心疼,他总是拖着不看,照常上下班,最后把胃癌拖着转移成肺癌了,实在撑不住了才去到北京301医院去看,但为时已晚,回来不久就去世了。现在想来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是伟大的一生,为人正派,君子作风,举止儒雅,学识渊博。

或许是生不逢时,如果是生在现在,我想父亲当有一番作为吧!

正值父亲节来临之际(明天)仅以此文,纪念我最尊敬的父亲,聊表心意,笔拙言寡,待以后再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天收拾阳台,发现了父亲一顶破旧的帽子,落满了灰尘,掉在了洗衣机后面.我把帽子洗干净晾干,帽子里面有几根白...
    我想去哪儿呀阅读 582评论 0 3
  • 迈入六十岁可算是一个轮回的大数,十二“天支”和十个“天干”相配得出六十种组合,称为“六十甲子”。人到六十,...
    莫123123阅读 556评论 1 13
  • 我的父亲母亲,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经媒人介绍只相互看了眼对方的照片就定下了这门亲事。直到现在,母亲还不时念叨,...
    抬眼望远方阅读 841评论 10 33
  •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往事就像手中的细沙,不管你是否紧握,它都会一点点从手中滑落。 在我幼时的记忆里,父亲...
    尽情自由呼吸阅读 596评论 0 0
  • 常恒心里沉甸甸的,常立默不作声跟在后面,常恒煮好面端到家玲面前,她想和母亲说中秋想去外婆家,但看着家玲吃力的爬起来...
    理感阅共鸣阅读 11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