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整理书架的时候,打开左下角的一个铁皮盒子,然后整理就停止了~
盒子里是我初中到大学毕业所收到的来自朋友和家人的信件以及自己记的两本记录本。
我开始慢慢翻过,然后回忆起所有当时的时光,而这些信件里有一个地址非常陌生,陌生到我打开信件才知道它的来处。
那是我初二时写信的台湾笔友寄来的,“笔友”这一定是某个时代的产物,在通讯和Internet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很多表达和信息沟通都靠着纸和笔。于是我想起来我们是如何通过杂志上一个爱心活动建立联系的。今天出差在外,没有办法拍那张爱心证件,不然还想放到网上看看,极有可能会有同款小伙伴。
我们就着活动写过几封信,然后一个初中一个高中可聊话题也不多,信件周期又比较长,大家都没有耐心再写了,自然就没有了联系。我看到信件的时候就在想,如果一直保有联系的话,现在的她是什么样的生活,她会做什么工作,每天忙碌什么呢~~ 可是,谁能坚持那么久哦。
不过,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总是有人能做到。因为这个原因,我翻开了书架上冲着名气买的《查令十字街84号》。
一个喜欢看书,对书的要求也高 ,可是昂贵的书价她付不起的女人。
她看报纸的时候看到英国的查令十字街84的一家书店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书。
于是写信给书店买书。书店的一个工作人员接了她的信给她寄了书。
于是,每次书信来往,一个写想要的书 ,一个努力去搜索到她要的书。
慢慢地,她和书店的人都熟悉起来,写信的内容也不单单只是要书 ,还会有一些生活的东西。
这样通信了20年之久,直到英国的这位男士去世, 他们都没有见上一面。
他过世后她开始整理他们的书信往来,然后成了这本书,而这个老书店的原址也成了很多人去英国的打卡点。
重点来了,划重点。
第一遍看这书的时候觉得很无趣,就看两人不痛不痒地写过来回过去,无趣的很。
后来我不相信,既然名气那么大,而且我每周也要写好书和电影推荐,我就再刷一刷。
很好,再刷的时候,就很有画面感了。
再刷,非常好,他们全活了,因为书信的真实性。然后他们生活的点滴开始呈现。
直到后来,从信件里“想象”出很多很多方面的情感。
很多人问这里面有没有爱情,我笑了,这里深不可究。
难 能 可 贵!
你们想怎么解读都行,真的。
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