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次打开简书,看到它的推广语是——创作你的创作。会想到那句比较经典的台词——请开始你的表演。每次想到这句话,我就会无比正经地问自己——我会表演什么呢?好像啥都不会,正常的笑和哭都有困难,还能表演什么呢?或许,沉默是最好的表演。
2)写吧开启第三周。宁写了篇第二周的总结,题目为《穿过那道窄门》。这题目起得特别好,第二周是真正的高原期,疲劳期,一不小心就晃过去了。窄门并不窄,看你怎么穿,如果你是横着穿不行,那就竖着穿,如果两种都不行,那就分开穿,或者一截一截地穿,只要你想穿,你就可以穿。
3)昨天,看到手机屏幕上的一条通知:上周您的屏幕使用时间减少了8%,每天平均5小时25分钟。这个通知让我思考良久,心里并不高兴。虽然有个“减少”的词语,但看到那个“5小时25分钟”,着实吓了我一跳。幸好我每天几乎早上7点30分就在学校,6点左右才离开,在学校呆了10个半小时,如果那个“5小时25分钟”都是在学校所为,那还真叫“蹉跎岁月”。放眼望去,手机已经成了一些人身上的某一个器官,随身携带,还使用率颇高。今天看到文质老师发的朋友圈:心里是很悲哀。在电子元件中长大的孩子,如何能传承我们所谓的文化呢?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两个人见面聊了不到两句,便开始各自看手机。出门旅游,其实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
你说远离手机吗?除非你选择活在真空中。特别是现在学会用手机码字,更觉得方便。
有人说手机并不是方便了自己,而是方便了别人,方便别人找你。
4)这周值周,学校新操场又是第一次使用。最高兴的是孩子们。
每一个从操场旁边经过的孩子,要么绕道去走一走,要么站在操场的角落里兀自欢喜。有的孩子还去草坪上蹦一蹦,跳一跳,跑一跑,操场于一所学校的意义有多重要呢?这些孩子来告诉你答案。
特意和几个孩子聊操场,都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欢。
每所学校都需要这么一个让孩子们尽情“撒欢”的地儿!
5)尽管对小组评价心有戚戚焉,但还是用得顺风顺水。
比如说,小单子作业一次性全对就可为小组加分(小单子很基础很基础,考谁最认真),当然前天是在安静的独立完成,也就是我守着做的。孩子们就很快安静,都想用自己的智慧为小组“挣工分”。虽然也会有遗憾发生,但也不气馁。再比如说,作业一次性改正确也可加分,小组的人可以互相检查,这样一来,小组的每一个人都很认真,那些想“梭边边”的在这种力量的裹挟下,貌似在正常的轨道里。只是,不知道,一旦离开小组,他们还能这样对自己认真负责吗?
6)关于向老师问好的问题。
今天真实所见,在一个楼梯间遇到一个女孩子,当时女孩子两手正捧着一大叠作业本,为了向我问好,腾出一只手来敬队礼,可以说那时间是相当地快了,否则作业本就会掉在地上,她还伸出膝盖挡了一下。
的确,从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开始,看上去学生文明多了。可每次,都会在孩子玩得无比酣畅时,他得停下对路过的老师问好。
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吗?
最近的一些事,一些看法会引人重新思考: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到底该如何确立。
7)今天听到一个家长说,幼儿园的老师都把小学的老师妖魔成可怕的人,每次都用这样的语言“小学老师可没有我们这么耐心和善良”来吓唬小朋友,害得小朋友都害怕上一年级。想想中学老师被我们妖魔过吗?可能中学老师没有,但我们一定把中学那些繁杂的课程拿来吓唬过他们。
只是,我还是相信小学老师是善良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