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兄弟对我说,最近他不想跟他妈住一起了。
他看了一半的书放在床头,可他妈见着了一定要给收进书柜,每次看书时还得找出来看,他说,真是麻烦透了。
自己年近30,而且体重超标还有脂肪肝,于是他对老妈说,晚饭少做点,自己要减肥控制食量。结果他妈很不理解:你还年轻,还在长身体呢,怎么能少吃?于是每晚依旧做上五菜一汤,可家里明明只有两个人吃饭。
他为了减肥控制食欲故意吃得很少,多出来的菜老妈留作午饭,再吃不掉的就倒掉。无论他怎么说,依旧顿顿四五个菜,他心疼这么多粮食被浪费,又担心老妈下厨常吸油烟,于是每晚找借口不回家吃饭。
他妈还经常花钱买一堆超市的便宜零食水果,一买就一大袋,看儿子不吃自己又舍不得扔,天天对着电视机自己在那儿吃。兄弟担心他妈吃太多对身体不好,只好陪着她吃,有时候偷偷的扔掉,结果体重不但没减,反而越来越重。
诸如此类的事情的还有很多。兄弟对我说,再这么呆下去,他就要疯了。为什么父母就不能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需要些什么呢?
我爱吃香蕉,你却给了我一车苹果,你对我说这就是爱。
可我是你的儿子啊,你真的不知道我爱吃什么吗?
兄弟又说,但这件事的好处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等他有了孩子以后,一定会格外注重对孩子的给予,学会理解孩子的需求,不去做多余的事情。
他的想法点醒了我,于是我在思考,在平时的人际关系交往中,在工作社交和恋爱中,我们是否都会做一些对他人对自己来说其实多余的事情?
细思恐极,这种现象在我自己身上,尤其是几年前的我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为一段没结果的感情付出过很多。大雪纷飞的冬夜在她家楼下打电话给她惊喜,花了一年写一部只属于她的长篇小说,痛苦时总得表现出伤心欲绝的样子希望她能感同身受。可最后才想明白,其实她根本不爱我,我所做的一切只是感动了自己,给她的却是压力。也许爱一个人,真的应该让她幸福。
工作中急躁浮于表面,有了一点小想法不知道沉淀,总是急匆匆的去做,却很容易做错。对别人的错误却缺乏包容心,很容易和别人发生争执。越是年轻的时候,眼睛里就越揉不进沙子,见什么不平的事情都想去干涉,有了好的想法立刻就要做,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想着办法也要改正过来,因此闹了许多笑话。
时过境迁后想一想,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挺幼稚的。但心里好像有一台永动机,不停地催促着自己去做事,似乎一旦停下来,人生就会陷入一片灰暗之中。
而那台永动机的燃料,是我的表现欲,求知欲,功利心,优越感等等一切的欲望的集合。
从幼年成长至风华正茂,每个人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和想法。这个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知识从没有如此廉价过,而思想也能更容易地产生碰撞。
知识越多,思想越丰富,欲望也就越来越庞大。可是相对的,欲望会愈发难以满足,于是人心就变得越来越贫瘠。
我们学会的事情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努力地表现着自己的一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同。做父母的给孩子更多的付出,做爱人的给另一半更多的感动......可是在我们做一些事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件事的承受者,对方是否真的需要你的付出?
如果没有,其实你做一件事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什么是成熟?成熟不只是学会做更多的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克制和舍弃自己内心的欲望。
有所为,有所不为。
话说孔子有个弟子叫颜回。
一天,颜回路过一家布店,前面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只听买布的说:“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对买布的说:“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TM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
颜回心里冷笑一声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你这傻X,三八当然是二十三!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为什么,孔子脑子坏了?并不是。
孔子后来的解释是:“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心里有一口气,却能不去争,这不只是智慧,更要有一颗千锤百炼的大心脏。
我们从只会嚎啕大哭到学会说话,从蹒跚学步到可以奔跑,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变成为一个胸中藏有宇宙的成年人。这种过程,叫做成长。
而在此之后,成长的过程变得异常缓慢,甚至会出现逆成长。就像有人说的,“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个孩子。”“年纪越老并非越成熟,往往越像个孩子。”
因为成年以后的成长,远比过去要艰难的多,不再是简单的给自己做加法,而是要学会做减法,学会和自己的欲望抗争,学会抹去自己生命中多余的想法和举动。
比如有些伤痛不要去提,哪怕是出于好意。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
有时无需为了对错去争一口气,对有的人来说,重视面子比生命还重要,其实只要退一步,就不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给别人的爱学会理解,学会见好就收,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付出,无论是对父母孩子还是爱人。
在成长的路上,真正难能可贵的,并非是我们学会做了些什么,而是学会舍弃心中多余的欲望和想法,学会忘记一些东西。
也许正如张三丰教给张无忌的太极拳,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忘记,忘记了固有招式的禁锢,才能领会到武功最圆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