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般整理资料
黎明即起读《六祖坛经》
1、a水静映万物倒影,心静无繁杂尘生。出淤泥不染者,莲也;行五伦不悖者,人也。
b无念不是不念,也非妄念。智以观照,莫说要解脱,谁能束缚你正念的心?心静,心净,擦亮心灵的静子,你光明,世界不黑暗;你对了,世界就对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a不总奢求成功,只求每日小得; 见心见性见行,自会充满智慧!
b众生皆有智慧,无奈迷雾遮挡;当其净心无滞,人生境界无边。
c人赤身而来,净身而去,留下生活的过程,留下的是精神、人品、道德、智慧,留下的是宝贵的财富和难得的经验。走好每一步,警醒身后人!
3、自己回报是天经地义,要求别人回报是背离大道。
4、a不染就是不要被念头裹挟带着走,不著就是不要停留,无论是好是坏是佛是魔。
b徒弟擦一面镜子,边擦边说:“这镜子可真是便宜货,几十元买了这么一大面!”
师父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镜子啊!它可以当你的老师呢。”
“哦?”徒弟也逗趣说,“不知这镜子老师将何以教我啊?”
“不管什么东西 ,只要放到镜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吗?”“当然”师父说。“那么东西移开后,镜子里还留有余影吗?” 徒弟问。“那怎么会呢?”
师父说。“这就是智慧啊!”师父说:“这叫‘物来则应 ,过去不留。'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来则应 ,事过即忘’吗?”
“不能”徒弟说,“想不到这镜子还有点门道 ,还有吗?”
“多得是”,师父说:“比如孔孟先师或帝王将相来照镜,你说镜子会因为高兴而加倍细心吗? ”
“不会”徒弟答。
“如果乞丐、弃儿来照镜,镜子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吗?”
“不会。”
“这就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叫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你做得到吗?”师父 问。“做不到!还有吗?"徒弟兴冲冲地问。
“当甲物体正在照镜子时,镜子会一边照甲又一边惦念乙吗?”
“不会”。
“这叫把握当下,而无所住。你做得到吗?”“做不到!还有呢?”徒弟穷追。
“镜子映现红色物体时,其本身会不会也变成红色?映现绿色时会不会本身也变成绿色?”
“不会。”
“镜子本身虽不变色,却仍能红来现红,绿来现绿,是不是?”
“是,这叫什么?”徒弟问。
“这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你做得到吗?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还不解渴。
“镜子映人映物、映狗、映水、映火、而本身玻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叫做‘体不动,而用常显 。用常显而体不变’你明白吗?”
“明白了”,徒弟感叹地说,“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镜子,竟蕴含了这么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为师啊!
修行就是把我们自己塑造成一面镜子!
5、不思善,不思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无念,坚守中道。
不念念追忆过往,
不担忧幻想未来,
勤修八正道:
正知、正见、正念、正语、
正业、正思维、正精进、正定。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出家,非走出家门,
而是出离 贪嗔痴 三界火宅。
6、与人相处之法,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7、人的一生中暗藏着许多危险或者诱惑,只有抛却心 中的妄念,心如止水,才能有效地避免那些负向能量的影响,在每一段时间的 旅程中都获得自由和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