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说,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就是心急发言,抢话说,这个毛病在我身上存在很久了,以前严重,现在较轻。心急发言其实就是傲慢无礼,不成熟的表现。未经深思熟虑,这是实际。是急于想说急于话的欲望,急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观点,严格的说,乃是情绪的宣泄缺乏理性的制约。即未经大脑思考,完全显出自己的愚昧无知,恬不知耻。再则也是显出自己没教养,没素质。即不尊重对方,不关心对方,这是真情实相。
今天,既然把这个问题摆到 面上,也就很清晰明朗。就是没有耐心,不愿朗费时间,急于想结束谈话,于是就釆取打段对方的说话。自认为明白,其实是一知半解,在这样的情形之中, 方的心灵不会有真正的沟通,或者说只是无意义的争而已,这是实际,也是中计。只是以前自己没发觉,这是暗中的网罗,需突破!现在我决定,立刻戒掉这个坏毛病,一改以前的错误态度,在需要听的场合,用心聆听,这样必然大有收获。并且要认真仔细,听清辨明,确保把对方的意思,交代的事情,按照对方的要求,照做,即详细,具体,明确做事,争取一次性达标。这何等美好!这岂不是荣耀的智慧,稳操胜券!更是智慧的结果。立即明白,立即改变,立即喜乐。这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有钢用在刀刃上,即事半功倍。有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不负有心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是我以前却是犯迷糊,忽lie 了这听的益处。医生看病四步,即望,闻,问,切。就是观察患者的气色,听他话的声音,询问他的感觉与症状,再加上医生的亲自把脉。四步达到确诊的果效。然后对症下药,还需要病人的配合,按时服药,最后达到果效。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药喝到嘴里是苦的,咽到肚里是甜的。即以药苦取代病痛之苦。当病得痊愈之时,那苦味岂不转变为甜味?即先苦后甜。
原始的听处在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的状态,即听到消息,本能立刻反应。一般情况,人在外面比较客气,彬彬有礼。只有在家里才是真本性,本来面目。只有将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有些刺耳的话,或者不同意见,或者争战的双方的刁难,当时的心情肯定难受,但冷静下来一想,当时话语,或者情境也就如乌云烟消云散,看清人情冷暖,也看清那些恶者的真面目。
从一时一事到所有的人生的各个层面,学会兼听则明,听取各方宝贵意见,其实是集众人之长,补己之短,可说是不同的意见,即不同的思路,人多智慧广。学会了解,理解,分解,化解,融解,排泄,这与治病是同样的原理,原则。这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