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刚回到家,女儿拿着图画本上的一幅画跑到我面前来,对我说:“妈妈你看我画的画,漂亮吗?”我一边换鞋一边看了一眼画,画的正中是个小姑娘。穿着一件娃娃裙,齐耳短发,小女孩儿的两旁边各有一棵树,我顺口说:“好看”,女儿得到满意的回答继续吃她的饭去了。
吃过饭,女儿竟要教我画画。对我说:“妈妈别看手机了,我来教你画画!”我有点不情愿,但她继续说:“这是美术老师留的作业”,让回家了教爸爸妈妈画画,我这才放下手机,坐到女儿早已准备好的凳子上。
女儿教我画中间的小姑娘,我一边画,一边对女儿说,咦!你一画就画的是个娃娃脸,我一画为什么是个中年妇女的脸,裙子和胳膊,还有衣服上的装饰都经过了女儿的指点,可还是画的不理想,第一张作废。女儿鼓励我再画一次,一下笔就又变成另一个中年妇女的样子,在女儿的摇头叹息声中,这幅画再次作废。我对女儿说:“对不起老师,我真是太笨啦!原来看着简单的东西自己一做却这么难,平时你做不好的地方,我真是不该说你”。女儿倒是无所谓,继续要求我再画一张,在女儿的帮助下,终于画出了一个我俩都还算满意的小姑娘,我说:“我不画了”!借着要去刷碗之名桃之夭夭。
女儿看我躲进屋子也不介意,对我说给自己的画涂色去了。
我在想父母平时都是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学不好,还要理直气壮的对她发脾气。但孩子要求父母学什么的时候,我们竟然也是用自己最不喜欢听的“我不会”开头,我们是父母,但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其实比孩子还脆弱,还需要鼓励。反过来想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呢?我们是不是也在她需要安慰鼓励的时候,这么做了呢?我估计大多数父母都做的不太好,而且最不能做的就是陪娃写作业。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父母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总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就不会呢?怎么这么笨呢?试问各位家长,你小时候就真的那么聪明吗?或许也不尽然吧!
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上一年级之前上过一年大班,我们那时候没有小班,中班,大班也是在我们那一年才开始有的,以前都是直接上一年级。
刚上大班的时候,老师教数字1.2.老师给每个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起一个头,写上两个1,第二行写上两个2,然后自己写,可是我不会,1就是一个竖,照着老师写的仿着写下来,2怎么也不会写,不知道那个弯是怎么拐的,尽管老师在黑板上教大家写了,本子上也给起了头,可还是不会写,看着别人写,自己就那么郁闷的待着,当老师再次走过来的时候,看我还没写又帮我写一个让我照着写,可是还不会,一节课下来,老师帮我写了半行,最后就这样交的作业。
现在我们觉得2多简单啊!一两岁孩子都会写了,但我之前没学过,就觉得太难了。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父母不能以自己会者的眼光对待自己不会的孩子,我们应该真诚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及早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做一个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