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死因之谜:从斧声烛影到金匮之盟,赵光义扮演了什么角色?

毒杀还是生病猝死”,关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死因之谜,古往今来的文人、历史爱好者们围绕着这两种原因展开了无数次讨论,赵光义也一直被列为是杀死赵匡胤的“最大嫌疑人”。

死本是生命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事件,之所以人们会对赵匡胤的死因会产生这么大的争议,一方面是由于赵匡胤是武将起家,素来注重养生和锻炼身体,才年仅50岁的他身体一直很强健,怎么才生了一点小病就突然去世了呢?

另一方面,便是因为赫赫有名的“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两大历史奇闻,都将矛头直指赵匡胤的继任者赵光义,认为他是杀死赵匡胤的“最大嫌疑人”。

那么,到底赵光义在赵匡胤之死这件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要搞懂这个问题,咱们要先搞清楚三件事:

“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赵光义有没有杀人动机?赵匡胤是否真的没有留下过选定继承人的遗诏?

接下来,咱们一件件的聊聊。

1、大宋第一奇案:“斧声烛影”与赵匡胤之死

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晚,身染小疾已在家歇息了几天的赵匡胤忽然觉得有些无趣,于是他便命人召赵光义入宫饮酒。兄弟俩也不知聊的啥,守候在殿外的宫女侍卫,深夜竟听到屋内传出了玉斧搓地和“好为之!”的声音。当时大家虽觉得奇怪,但没有陛下召见的命令,谁也不敢进去打扰陛下的雅兴。

那一夜,汴梁城大雪纷飞,殿门外的积雪已有数寸厚,宫女侍卫们在殿外冷得直哆嗦,却没人敢抱怨一声,大家只盼着这一夜早些过去。

不知何时起,屋内突然安静了下来,宫女侍卫们当时以为赵匡胤兄弟二人是喝醉歇息了,他们打心里松了一口气。

更让他们欣喜的是,报更的鼓声终于敲到了第四鼓,这意味着天就快亮了,他们也可以拖着疲惫的身体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命运,却偏偏给他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大家发现,在赵光义和赵匡胤安静下来的这段时间内,赵匡胤竟然离奇驾崩了,而屋内只有赵光义一人而已,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斧声烛影”事件。(史料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宝九年》)

如果说,赵匡胤突然驾崩,让“斧声烛影”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加让人不可思议了,恐怕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聊斋》体“斧声烛影”原本故事

喜欢历史的朋友,对“斧声烛影”这件事并不陌生,但若是问及这件事的记录出自何处,恐怕会有不少朋友认为,这件事的记录出自《宋史》吧。

事实上,《宋史》对赵匡胤死因的记载非常模糊,《宋史》卷3《太祖本纪》记载仅仅一句话罢了: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最早记载“斧声烛影”这件事的并不是官修史书,而是北宋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体野史《续湘山野录》,在这本笔记中,“斧声烛影”整件事就变成了《聊斋》体: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找了个道士给自己算命,卜算自己的寿命,道士告诉他“今年十月廿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也就是说,道士告诉赵匡胤如果那一天天晴,你就可以多活12年,不然,就要准备后事了。)

之后,赵匡胤将道士的话牢记心中,格外注重起天气变化来,到了道士预言那天,赵匡胤到太清阁望气,他看见天上星斗明灿,根据天象显示第二天是大晴天,赵匡胤大喜。

结果,刚过一会儿,天象大变,原本明亮的星空被乌云遮蔽,天上还下起了大雪。自知时日无多的赵匡胤便将赵光义招入宫中,饮酒解闷,顺便交代后事。

报更的鼓敲到第三鼓时,兄弟俩在屋内忽然发出了剧烈的响声,窗外的侍卫、宫女便听得屋内赵匡胤敲击柱斧发出的声音,以及赵匡胤看着赵光义高喊着“好做!好做!”的“烛影”。

但这样的异象并没持续多久,不一会儿赵匡胤就安静了下来。

第二日,赵匡胤被人发现死在了宫殿中,赵光义则“受遗诏于枢前即位”,群臣在查验赵匡胤尸首时发现,他的遗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对比传统的争议点和聊斋体的“斧声烛影”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在聊斋体中,赵光义是“受遗诏于枢前即位”,也就是说,如果有遗诏的话,赵光义继位就有了正统性,他杀人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赵光义继位时,他手中真的有遗诏吗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另一个具有很大争议性的东西了——“金匮之盟”。

赵光义手中的两份遗诏:“金匮之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宋史·杜太后传》记载,公元961年,杜太后生病了,眼看自己快要辞别人世,杜太后忽然询问侍候在自己身旁的赵匡胤:“汝知所以得天下乎?”

赵匡胤含着泪,没有回答。

杜太后又问了同一个问题,这一次赵匡胤恭敬地说道:“我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是因为祖先和母亲您积善积福的缘故。”

杜太后对赵匡胤的回答并不满意,她摇着头解释道:“并不是这样的,你能得到天下,只是因为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的缘故,如果周氏有年长的继承人,还能轮到你得到天下吗?”

赵匡胤闻言楞在那里,不知如何接话,紧接着杜太后又说道:“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赵匡胤这时终于明白母亲的意思,他磕着头哭着说道:“怎敢不听从母亲的教诲。”

杜太后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回过头看着赵普说道:“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

于是乎,赵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同赵匡胤的死因之谜一样,关于“金匮之盟”的真假争议同样很大。

毕竟,当时赵匡胤是有子嗣,最大的已经10岁,且他才34岁,正值壮年。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赵匡胤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怎么也没法跟“幼儿”扯上关系。

除非杜太后有预言能力能确定赵匡胤会早逝,不然这“金匮之盟”反倒是处处让人起疑了,因而就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但其内容早已经被赵普和赵光义修改,并非原文了。

世人疑心“金匮之盟”的真伪性的另一原因就是,如果赵匡胤真有心立赵光义为帝,为何不将这份杜太后的遗诏公开?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赵光义手中鲜有人知的第二份“赵匡胤遗诏”,据清嘉庆年间徐松整理的《宋会要辑稿》记载,原文如下:“修短有定期, 死生有冥数, 圣人达理, 古无所逃。朕生长军旅, 勤劳邦国, 艰难险阻,实备尝之。定天下之袄尘, 成城中之大业, 而焦劳成疾, 弥留不瘳, 言念亲贤, 可付后事。皇弟晋王天钟睿哲, 神授英奇, 自列王藩, 愈彰厚德, 授以神器, 时惟长君, 可于框前即皇帝位。丧制以日易月, 皇帝三日听政, 十三日小祥, 二十七日大祥, 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刹史、知州等并不得辄离任赴阙, 闻哀之日, 所在军府三日出临释服……”(《宋大诏令集卷第七》也可查到)

其实,“金匮之盟”和赵匡胤之死争论的焦点正是赵光义究竟有没有动机对赵匡胤动手,这份诏令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赵光义对赵匡胤动手的动机。

但尽管赵光义没有直接对赵匡胤动手,不过从他在赵匡胤死后的一连串举动来看,他为了继承皇位,同样做了一些不光彩的准备。

当时,众人在得知赵匡胤去世的消息后,朝堂上的各方势力最关心的事情并不是为赵匡胤办葬礼,而是立刻围绕着谁做赵匡胤继位一事站队,“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唯恐自己立场选择错误,便会失去如今的荣华富贵。

可能有朋友会说,这事不是很简单吗,按嫡长子继承制立太子就完事了。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儿,跟秦始皇去世时一样:赵匡胤也没立太子

贺皇后心知一旦大权旁落,她和自己的儿子恐怕落不到好下场,于是,贺皇后第一时间便让宦官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商议皇位继承人选的事情。

但让贺皇后万万没想到的是,王继恩不仅没有去找秦王赵德芳,反而背叛她找到了赵光义。可想而知,当贺皇后在看到赵光义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该是多么绝望,史载:愕然,遽呼“官家”。

“官家”在宋朝,是对天子的称呼,赵匡胤刚死,尸骨还未凉,身为一国的皇后却在这种情况下,立刻改称赵光义为“官家”,这场皇位之争,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贺皇后为保全自己母子的性命,不得不以妥协的姿态来换取生存的权利:“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

身为胜利者的赵光义顺着节奏,“哭着”接受了这到手的皇位,并许诺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随着贺皇后的妥协,在赵匡胤去世的第二天,晋王赵光义便继位登基,是为宋太宗。2、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是亲兄弟,而他们两人之间的皇位传承,又是封建王朝里少有的“兄终弟及”方式。后世人对“斧声烛影”浓厚的兴趣,其实源于这种比较少见的皇室权力交接。

公元960年,赵匡胤担任后周殿前督点检,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等重要军职,手握兵权,实力雄厚。在后周朝廷“孤儿寡母”,主少无能的情况下,发动了陈桥驿兵变。他黄袍加身,改朝换代,开创了大宋王朝。

赵匡胤的三弟赵光义,一直跟随大哥左右,也积极支持大哥兵变夺取皇位。赵匡胤登基后后,为了稳固赵氏江山,便更加重用三弟赵光义,封他为开封府尹,中书令,兼平章政事。赵光义所担任的职务,都是朝最具实权的岗位。

那时候赵光义也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人物。随着时间推移,赵匡胤兄弟齐心,扫灭中原敌对势力,平定了江南小政权叛乱,基本统一了黄河和长江流域,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大宋王朝,赵光义也被加封为晋王。

江山逐渐稳定后,赵匡胤又利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带兵大将手中的权力。在这种情形下,赵光义的权力愈发凸显,甚至朝中很多官员都基于“开封府尹就是未来皇位继承人”的历史传统,纷纷开始向赵光义靠拢。这样一来赵光义的实力更加强大了。

赵匡胤登基之初,他的儿子都还年幼,长子只有十岁。那时候天下很混乱,为了大宋江山社稷,他重用三弟赵光义,并且封为赵光义为“开封府尹”等重要职位,其实也是想着在战乱中,如有不测,便让三弟继承皇位,以避免“主少无能”的情况下,大宋王朝被别人推翻。当时的人们也都觉得赵匡胤将来会把皇位传给三弟。

但随着时间推移,周围的叛乱都被剿灭了。大宋江山也日趋稳固。而且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也都成年了,尤其是老四赵德芳,文武兼备,能力出众。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不断重用长子,并且封赵德昭为郡王,还兼任平章政事,京兆尹等朝中重要官职。在提拔长子的同时,赵匡胤还不断给四弟加官进爵。

当时朝中一些大臣都觉得赵匡胤这些举动,其实都是在削弱赵光义的权力,主要是为将来传位给长子赵德昭做准备。赵匡胤的这些做法,也不可避免地会让兄弟二人产生嫌隙。

3、

公元976年春天,赵匡胤巡查洛阳之后,他认为洛阳的地理位置更显要,而且在历史上作为都城的影响力也更大。于是他便在朝中提出了迁都洛阳的想法。当时朝中一部分大臣觉得迁都是明智之举,有利于大宋王朝的千秋伟业。

但以赵光义为首的另外一些大臣便极力反对迁都。赵光义曾在朝堂上说:国之安定,在德不在险。并且一再劝说赵匡胤要“以德治国”。后经几次商议,赵光义都坚决反对迁都。最终赵匡胤的迁都计划也没有实现。

其实仔细分析,赵光义反对迁都,也不乏怀有私心。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多年,他的主要势力都集结在开封周围,而要是离开都城开封,他的势力将会被大大削弱。而太祖长子赵德昭,其成年后,主要管辖洛阳地区,不论是兵马还是洛阳地区的官员,都是赵德昭的嫡系。赵匡胤的这个举动,也似乎是在扶植长子,打压赵光义。

迁都计划落空后,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矛盾,似乎已经公开化,但为了江山社稷,二人也不可能公开翻脸。其实赵匡胤也想通过怀柔手段,逐步解决传位问题。

但命运似乎没有给赵匡胤太多时间,迁都计划失败后的同年冬天,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斧声烛影”事件。赵匡胤半夜突然驾崩。而当时第一个赶到宫内的便是赵光义。随后赵光义利用手中权力,控制了皇宫和都城开封。然后就登基继位,成了大宋朝第二任皇帝。

赵光义继位以后,或许是处于亲情,或许是为了冲淡“斧声烛影”带来的影响。他并没有加封自己的儿子,而是不断给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加封进爵。并且把赵匡胤的二儿子赵德昭封为亲王,兼任京兆尹。更加五代十国旧制,亲王加京兆尹,就是皇位继承人的象征。赵光义似乎也在向世人传递出,他将来要把皇位归还给太祖儿子的信息。

但事实上,在赵光义登基三年后,也就是979年,据史料记载,太祖长子赵德昭,因为带兵打仗失利,随后压力过大,选择了自杀。死时年仅二十九岁。

公元981年,也就是太祖长子离世一年半后,太祖另一个儿子赵德芳,则说是因为疾病无法医治而身亡。死的时候年仅二十二岁。史料上记载很简短就三个字:“寝疾薨”。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不到六年,太祖留下的两个儿子,却都在青春壮年离世,令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不免令人感到诡异。

这也更让世人对“斧声烛影”产生了怀疑。后来赵光义也把皇位顺利地传给了儿子。孤立的历史事件,或许说服力有限。但结合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历史走向,或许便能看出一些端倪,人们也会对“斧声烛影”,这个事情有自己的理解。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