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久了雨,便越发的渴望天晴。阳光一直明媚,又期待着下雨。
南方的春天是多雨的。阴雨连绵,将冬天的余寒再一次浸入骨髓,日子变得更加的阴暗。我是很少在雨中见到嬉笑的人群的,以前还能看到贪玩的小孩子们不知乏的在雨中奔跑,带着银铃的笑声。而现在我被这日益单调的日子困顿住了,只知道闭门不出。偶尔看着窗边的水雾恍惚,听着窗外雨声淅沥,想着蒋捷那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发出些沉重的叹息。倘若被问起,我也自是不会说,我在想从前。
大家都在长大呢。以前想春天,只看得到满目的繁花似锦,满心的称心如意。朝气蓬勃的少年少女们自是不会在意奔跑追逐时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裤袖的。春天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含着蜜糖的嗓音里,在他们笑魇如花的面颊上。愁,是一个很远的词,只有偶尔日子过得闲了,才提一提来故作高深。就像辛弃疾写的那首《丑奴儿》的前半阙“年少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以前说愁,大抵是双眼忧郁,说着伤情的话,读些矫情的诗,便说世人皆苦,人心难测,引来一群好友唏嘘。实则连家都不未曾独自离开,也未曾独自承担过生活的压力,是连做错了事都要在亲近的人面前哭一哭的小孩子。那时候的愁也很美好。愁,心属的那个人没有多看自己一眼;愁,学业的繁琐把可支配的时间压缩的所剩无余。最是愁的,也不过是感伤“只是春光如此,不得见你”,叹“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只是日子还是简单的游走着,恰如这雨,点滴到天明。
每个故事都会有后来,每段青春都会有结尾。时间是一条东流的河,不曾停息,也从未逆流。后来,我们终于挣扎着长大,离开了叛逆时叫嚣着充满压迫的家,离开了敲着你的脑袋逼你读书的那些老顽童,离开了一起哭着笑着度过整个青春的那群人。最终我们终于去了远方,在一个只有倾盆大雨和酷暑热潮的夏天。你以为得到了自由,却发现离开了,离开了高中的你,像一只惊弓的鸟。曾经的压迫,竟然是一种保护,后来的自由,却是用一个人的孤独和自强为代价的。自由这两个字,连笔画都是框框架架。你后来吃了很多的苦,却再也不能像在那个下着连绵细雨的春天那样,向身边的人诉说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很懂事,你知道周围的人都很忙,于是你将心事都藏在心底。我们啊,都在天黑的时候才会思考自己,在下雨天才会叹息。
辛弃疾的《丑奴儿》其实还有下半阙“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听着这窗外的雨,点滴到天明。我希望明天,是个久违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