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前,必须学会一件事——学会负责

                      (一)

要想让孩子学会负责,我们得先了解一个词——责任感。

责任感就是份内的事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先看看自己孩子在家有没有这样的表现。

比如,孩子都快三岁了,从不自己吃饭,总是家长追着孩子屁股后面喂:“宝儿,再吃口吧?宝儿,快来,最后一口啊。” 一天三顿死循环。还有,孩子在家把玩具扔一地,从不收拾,


或者,孩子没有自己穿衣,穿鞋的意识,犯了错误推卸责任,总把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等现象。

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责任感的一些表现,他们的内心想法是:我不做没关系,反正有人催着我做、帮着我做;即使犯错也是别人的错,跟我没关系。

家长这样做,本来是觉得孩子还小,想尽可能的帮助孩子,但是这些行为在无形中抹杀了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并且导致孩子变得不负责任,甚至有时家长没有帮到位,或者没明白他们的要求,孩子就大发雷霆。所以,有时家长包办的越多,孩子越没有责任感。

但是我们并不能怪孩子,说到底一切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孩子成长在什么环境下,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是咱们父母的决定。

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正是一个人性格定型的关键期,同时大部分小朋友要进入幼儿园生活,因此,在这之前,小朋友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但是家长也无需过于担心,一个问题的出现,相应的解决办法也会出现,下面几点是我根据多方阅读和近几年的早教经验总结出的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负责的方法。

1,家长用成长性的眼光看待孩子。

首先,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让孩子自己学着吃,学着穿,做力所能及的活。因为所有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

可能一周半的时候孩子并不能把饭送到自己的嘴里,吃得满桌子都是,但是经常性的练习,过不了多久孩子就可以自己吃饭。反而是您觉得孩子吃得太慢,弄得周围太脏,于是自己喂孩子,一旦孩子被喂习惯,他们就会觉得没有自己进食的必要,因此本来属于自己的事情变成了他人的事情。

我在这里就孩子吃饭这件事来说下家长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

1 固定的吃饭地点,比如餐椅,吃饭就要做到餐椅上,餐椅可以放在餐桌旁边。

2,固定的时间点进餐,一天三顿,过了只能挨饿,不能吃零食。

3,适龄的餐具,专属的勺子,碗等,

4,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食氛围,比如吃饭就是吃饭,家长不能带头看电视,看手机等。

以上这些,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里跟众人是平等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即使孩子暂时没办法做好,真的没关系,家长最多可以做的就是示范和分步骤引导,但尽量不要包办,除非孩子生病,其它的一切,交给时间。

2.,让孩子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尝不到饿的感受,他就不懂得到了饭点就应该吃饭。尝试到找不到玩汽车的痛苦,他才会知道今后自己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

孩子玩过玩具后扔得到处都是,家长应该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玩好后需要把它们归位。也许你带着孩子一起收拾玩具会很慢,但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才能对玩具负责。再比如,让孩子参与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告诉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付出劳动,而不是一味索取。

慢慢的你会发现,孩子开始自己扔纸尿裤、扔垃圾、擦桌子、擦家具、整理书籍、整理玩具、准备碗筷等。

3 ,让孩子养个小动物或者植物。

在孩子眼中,万物皆有灵,而且人生来就有一种恻隐之心,愿意帮助比自己幼小的生命。让孩子在家养一个多肉或者植物,或者养个小金鱼,小兔子,小乌龟等,都能激发孩子的一个责任心。交给孩子任务,照看这些小生命,定时浇水或喂食,同样能够帮助孩子明白自己也要为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下来,小朋友意识到吃饭,穿衣都是自己的事情。

4,适当的向孩子“示弱”



我们常常满足孩子的需求,认为那就是给他安全感,但孩子也需要感到“被需要”。                                                         

当孩子被父母被身边的人需要时,他会很乐于扮演一个“能力者”的角色,自己小小的力量就可以照顾到所爱的人,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奖励。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有担当有责任。

我在课堂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而且屡试不爽。比如我上课时搬一个体操垫,我故意显示出很吃力的样子,这时候我就会邀请小朋友说:“xx,你能帮老师把垫子搬过去吗?”孩子总是很乐意参与进来,而且做完再被老师一夸,结果整个教室的垫子都被搬走啦。

还有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向孩子寻求帮助,甚至可以向其“撒娇”。比如妈妈可以这样说:"小宝,妈妈有点累,你能帮妈妈扫扫地吗?”一般孩子都乐于效劳的,这就是常说的“懒妈妈”教出勤快的孩子。因为这可以体现他们自己的担当,展现自己的“力量”。

5,多鼓励,少责备

为什么要多鼓励呢?小朋友在小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评价自己,他对自我的认知更多来自周围环境对他自己的回馈。

而且小朋友正对万事万物非常感兴趣,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也非常惊人,一旦小朋友在自己的事情上有所进步,有所改变,家长一定要给到及时,具体的鼓励和肯定,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自信心,也强化了孩子对自己的认可。而“挫折教育”最好是等到孩子有很好的自我认知时再实时进行。

以上几点如果家长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实践,相信能很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个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今后才会对学习和生活具有自发性。因为生活和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也不是老师的事。

而且进入幼儿园,能够对自己负责的小朋友才会更快乐的成长,毕竟,幼儿园的老师们并不能像你在家照看自己孩子一样照顾到每一位孩子。

最后如果您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增益,感谢您的转发,也可以在下方点个在看,谢谢!

请关注

【八六札记】

早教育儿

读书

用知识引领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路边玫瑰红,飘香细雨中。 游人闲观赏,品评留笑容。 清晨,我带着孩子从家里出发,去住宅小区附近的路边等待校车。 一...
    蛮力阅读 5,040评论 4 3
  • 眨眼来到苏州已经两年,还记得刚到这座城市那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 那时我心里想着不愧是烟雨江南,我的内心欢喜雀跃极...
    陌柒柒一路跌撞一路成长阅读 2,948评论 2 2
  • H小姐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通最普通的人,普通到有些自卑。她常常躲在角落里吐槽那些左右逢迎的小姐姐,自己却害怕与男生对视...
    假装是一只麻瓜阅读 1,326评论 0 1
  • 在中国,或者说全世界,有一个很神奇的定律。那就是,我们可以把一切的不完美怪罪到身高身上。身材不好?因为长得矮。不漂...
    花花囍阅读 3,8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