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讲述了3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后,收到很多读者留言:“女孩的成长也是跌跌撞撞的呀”、“难道女孩就不是这样过来的吗?”,于是理所应当地有了今天这篇女孩们的成长故事。
对男孩,甚至男性们来说,女孩的青春期是一场秘密。男孩子的成长由那些更容易被看见的事情组成:打架、追女孩子、喝酒、流血流泪。但女孩们好像都是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偷偷长大成人的。
被欺骗、被抛弃、被要求温柔,处在一个对男女衡量标准不同的社会,她们要经历些什么才能换来成长呢?
在那篇讲述男孩成长的文章下面,一位读者回复了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这段话: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今天这 4 个故事就是 4 个女孩的成长冒险:父亲的缺席、伤害自己的男人,一本榜样小说、一段与自己和解的经历。读完这几个故事,你能回忆起自己长大的历程,并且明白,你,或者你认识的女孩,是经历了什么,才成长为今天的样子。
一
泰米甜是一位自由设计师,也是位剧评人。她对爱情有着极浪漫的向往,却也经常对爱情悲观。父母的离异让她从小对婚姻有强烈的幻灭感,而她对理想化爱情的学习来自于长大过程中“死别”。
泰米甜 | 29岁,剧评人
爱情和婚姻若是挂钩,是不是就很难善终?这个问题从初高中时就冒出来。我来自离异家庭,和我爸并不熟悉,但据说他们开始时爱得轰轰烈烈。这让我对爱情有很崇高的追寻感,精神洁癖、情绪化,作得很。
让我开始变化来自那一年的一次死别。
有次回家,奶奶说:“你爷爷给我留了一封遗书”。我接过来看,上面列举了重病在床没有完成的几个遗憾:
1.柜子里第三个抽屉里是写好的剧本,寄给XX(当时中国戏曲学院的故友)看有机会的话可以排出来。
2.早期珍贵的几盘录音都是磁带的,看能不能找人刻成CD,有机会送学生传下去。
……
几条列下来都是专业的事。正是应了我奶奶那句,你爷爷一辈子心心念念的就是京剧。而我奶奶最爱我爷爷的,也是这种有明确追求的男人的“使命感”。
爷爷叫了奶奶一辈子冯老师,奶奶也叫了爷爷一辈子田老师。
爷爷是位京剧导演,他顽固,对奶奶小气得很。奶奶也是位京剧演员。他俩的相处模式也是有趣的,爷爷晚年耳背,奶奶总是当着大家伙的面说爷爷怎么抠门,大家笑成一团唯有爷爷纳闷地看着我们。奶奶笑完了就大声说点别的把爷爷逗乐。
他们在家里语言上的交流不多,但是但凡聊起京剧,爷爷一定煞有其事的拿出助听器,奶奶一定泡好两杯茶,一下午也就这样过去了。
爱情和婚姻若是挂钩,是不是就很难善终?这个问题似乎不再重要了。充实自己从而逐渐有自己的爱好和“使命感”,其他的,就顺其自然。
如今我常看演出,留恋剧场,深爱戏剧,而我爱的男人也会说些他与戏剧的故事,这样平静的时光让我觉得如获至宝。
二
洛丽塔是那种非常独立干练的女孩。而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几乎是被自己渴望关爱、缺乏安全感的青春期逼迫成人的。她的成长导师是《洛丽塔》这本小说,它教会了一个小丫头如何忍受孤独,并且早早地假装成大人。
洛丽塔 | 26岁,媒体人
《洛丽塔》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书了,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大概小学三年级,整个童年直到成人我都寄住在我哥家。可以说它是我独立成人的精神支柱。
我父母都从事医疗行业,我从不会认字时就开始看《妇产科学》上的解剖图了。我妈对我最大的关照主要是每天喂我吃一盘虾,我爸第一次给我讲睡前故事(3岁左右)讲的是吸血鬼德古拉。他们用一种过分平等、不怎么体贴的方式关爱了我的童年。
被送去我哥家读书时,我已经把自己看做一个成年人了,我在那儿一直长到18岁。我说是成年人,不仅因为我得一个人付账、做饭、睡觉甚至在稍后的时间里去超市买卫生巾。也因为我的童年生活中,父母出镜的机会太少了,最频繁与我接触,同我谈话聊天的依次是:我住在乡下的奶奶,保姆,幼儿园偷偷给我涂指甲的小李阿姨。
我用课余时间把《洛丽塔》至少看了三十次,最吸引我的是:一个小丫头是如何忍受孤独的?在大人的世界里,这样一个俏皮、懒散的女性形象在我看来闪闪发光。在许多个睡在我哥家客房的夜里,我拿着他书柜里带着樟木香的小手电看H.H.带着洛开车在公路上度过夜晚的桥段,我觉得这个女孩肯定孤独极了: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但她竟然表现出某种奇异的乐观、贪婪,甚至对一个成年男子做出了鄙夷的姿态讲着笑话,伤了这个老男人的心。
这让我觉得一个小孩儿也是可以在内心独立、长大然后假装很坚强的,不一定会被所有人看穿,我也可以这样先试试。比如在老师找我家长时要求她把我看做一个平等的人直接和我沟通,到高中时因为有人小心眼找茬狠狠揍她一顿。
我甚至没来得及注意到自己的缺失,大概在一个人极度渴望关爱、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才能从这么一本书里看到作为女孩度过青春期的技巧。
我还记得在后来买到的一个版本的《洛丽塔》上,印着明黄色的汽水瓶和雏菊,我想起来很多个寄人篱下的夏天,我会用替同学写作业的钱给自己买一瓶北冰洋,毫不在意踩碎大院儿里的野花。如果有某个院里的孩子看我是新来的欺负我,我就用我学会的那些书里的俏皮话怼她。
那是我学过的很重要的一课:孤独地长大是不可耻的。
三
毛毛是位独立摄影师,她是别人眼中那种特别酷、特别自由的女孩。她去年离了婚,到处旅行,30 岁了还能跟 19 岁的外国男孩谈恋爱。而她是从一个“假小子”成长起来的,经历了缺乏爱情的失落,她才最终明白了自己原本该是什么样的人。
毛毛 | 30岁,独立摄影师
我性格像男孩子。小学二年级,我就开始读老爸收藏的各路武侠小说,金庸,古龙,陈青云,卧龙生是我小学时候的偶像。
有次翻到一本琼瑶阿姨的《心有千千结》,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老爸的少女心嗤之以鼻。后来知道,我的名字就取自主人公,然而我与他们的期望背道而驰,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
初中有一次,我召集男同学去录像厅看鬼片,并在午夜十一点多把他们挨个送了回去。有个男孩子欲言又止地说,谢谢你送我回来,你往我书包里放毛毛虫的事儿,我就不追究了,但我也劝你一句,下晚自习,别总往乱坟岗那边散步了。我当时还很感激他大方,心里只想着太好了他不生气了。
于是我的整个少女时代,没有情书,没有告白,没有恋爱。
直到我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也会被陌生人要电话了,我说你要和我处对象吗?小伙子吓得:我就是看你长得挺好看,没想那么远。
没男孩子关注我的情况终于改变了,变成了大家都只想和我来一炮,我很挫败。我习惯于失恋,但每次都宛如初恋,毫无保留付出,默默愈合自己。
现在我期待心灵上的相爱,而不是爱上了什么标签。这很难,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如果遇到,一辈子这一次就够了。我不害怕失去。
四
小绿毛是新世相的读者,她在后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父亲去世,爱上物理老师…总有些女孩,要摔不少跟头,经历很多伤痛。一个人不会感谢发生在生命里的坏事,但其中一些坏事的发生,会逼迫人往更好的地方跑。
小绿毛 | 21岁,学生
父亲在我11岁的时候去世,一车5人,他坐在后座,其余的人全部毫发无损,只有他不省人事。这就是命吧,我信了,但我不认。
他走了,没有可以撒娇的对象了,也不知道如何做一个温柔体贴可爱的女孩子。他在的时候,我总是会穿着花裙子跳舞给他看,在他手上画手表,趁他睡着把蝴蝶结发卡放他头上,害他出门被人嘲笑。他走了之后,把这些技能也都带走。父亲一职,永远缺席。
所以上了初中之后,我迷恋上了年长十岁的物理老师。情窦初开,周围男生投来的爱慕眼光我全然忽略。我给他写情书,投其好,学其爱,好像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物理老师从未言辞清晰的拒绝过我的追求,也从不同意,行事暧昧。那年情人节,他突然送了巧克力,带我去看电影,还喝了酒。我晕晕沉沉,接下来就是开房,他睡了我。
那时正在读安妮宝贝的《莲花》,故事里面的苏内河与美术老师的私奔,太吸引我了。“她对他而言。一颗春天萌芽的幼嫩枝桠,开着花朵,绽放汁液充沛的绿叶……”反正当时被这种迷之字句荼害。
他一边与人相亲,一边与我缠绵不断。谎言被揭穿,他离开了这座小城,回到了自己的县城,现在已与另一人结婚生子。
我恨过他,也恨过自己。不过现在,我已与一切和解。
毕竟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啊,我又何苦带着痛苦走下去。我一直在想这些事到底给我什么样的成长。我也想不明白。
我觉得我之所以是现在的我。不爱发脾气,不对别人抱太多希望,不把自己当作中心,不轻易许诺,不陷入回忆无法自拔,珍惜真情。就是所有的事情给我的成长。
五
也许在成长冒险中,女孩子的确得付出更多不容易被看见的辛苦。但没有一种成长是可耻的,它们都伴随着坚强。
你会意识到:让人获得成长的不一定都是“好事”。但跌跌撞撞,她们就这样长大了。
题图:Marta Bevacqua
读后思考:
你经历了什么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