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我利用零散的时间读了华应龙老师著《我是这样教学的》第一节。
华应龙老师,为上好巜角的度量》,他为引趣,从现实生活收集了大量的有关锐角的实例,最终筛选贴近小学生实际的大象滑滑梯,要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三个倾斜度不同滑滑梯,让生找到图中存在的公共特点。这些语言体现了数学素养目标。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直的线。
其次,他为了让学生感觉到度量角的价值,他问学生滑梯多大的角才合适?引起学生积极投入量角的必要性,华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
第三,探究如何量角前,又复习了量线段的方法,量线段是一维的,而量角的方法是二维的,学生的难度显然很大。但华老师不是直接演示量角的方法。
华老师又设置为先从量角器上画直角,六十角,一度的角,一百五十七度的角,等等。这样由特殊到一般。这种技能课,华老师都设置为活动探究,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做,真正让学生经历,体会量角的本质是什么!
最后,还让学生小结,让学生体会画角在生活中应用。抽丝剥茧,既让学生看到树木又见森林,真正太高明。
因此,今后备课和上课,我真的要多下功夫,向华老师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