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象的耳朵》

第一次听大象的耳朵是2019年4月,姜媛媛执教的示范课比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开火车检测生词。

“似的”读的不够好,反复读。

放在句子中你会读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请同学读句子,读完以后点评。

打开了本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书习惯好,书都拿起来。

老师点评学生的读书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请同学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老师相机贴出大象的变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咱们看看大象的耳朵怎么了,一探究竟。继续学习《大象的耳朵》。引出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先来完成第一个目标,画一画大象的话,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读一读。

角色扮演。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大象和小兔子的对话。

你感受到了大象的什么心情?

悠闲。

再来读一读大象的话。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着发生了什么?遇到了小老鼠、小马……

大象的心情有了什么变化?找出关键句子,请同学读一读。关注到了哪些关键词?再一起读一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象准备做出改变,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读一读下面的课文,完成表格。(4人小组讨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讨论完成表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象把耳朵放下来,有什么变化,一起来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象的变化从哪两个方面。

(行动和心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象的耳朵还有别的作用。快速浏览,说一说。

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要学会判断是非对错,要有主见,学会选择。

都能结合自己的例子说道理。比如书写坐姿要听,比如数学题的答案可以判断好对错再听。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想对大象说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对小羊和小兔说什么。

总结: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书写,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半包围结构,都有点。

有什么不同?

生:偏旁不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偏旁不同决定书写顺序不同。

左上包围先写外边,左下包围先写里边。

谁能说说“扇”的关键笔画。

师范写。生书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练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展示书写。生评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回顾总结。

听课反思:

1.课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用了头饰等教具,符合低年级特点。

2.环节完整但超时7分。

3.书写指导细致,课文解读思路清晰,重点词句指导到位。

课堂中用了小组竞争的评价机制,吸引学生,参与度高,学完以后对内容了解清晰。且书写有进步。

板书清晰。

老师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多,不断提醒声音洪亮,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最后的红色板书,是不是换成白色更清晰。

第二次听《大象的耳朵》是2020年5月,兰亭路小学的杨老师优质课磨课。

思路是一致的,但是两位老师讲出来效果完全不同,所以由杨老师的课,我联想到姜老师课,拿来对比。

第一次听的时候,我是去给姜老师帮忙的,我全程就是帮她放PPT等事情,没有课本,我只是作为学习者,原原本本把执教内容记录下来了。

今天再听这节课,我看了课本,原来姜老师紧紧围绕课后问答题第二题和第三题,原封不动地呈现了。紧扣主题。

杨老师也是这个主题,但是表达不明确,有些词语的省略导致问题设置不清晰,课堂效率低。

杨老师用9分钟时间复习第一课时内容,检测生字用了识字卡片开火车,没有PPT检测效率高,PPT检测可以实现两步,带拼音巩固和去拼音检测。中间生字卡片有个字学生不认识,“耷”,老师直接说下去之后再练练,没有强化练习。开完火车也没有齐读,齐读应该是更好地巩固,因为开火车只有少数人参与。

主讲环节,老师也是让学生理解大象的耳朵从耷拉到撑起来到放下的过程,老师脱离文本在思考为什么,没有反复读文,学生仅仅是回答问题,并没有从文中找答案,这也是我讲课时候容易犯得错误,以为问了问题,学生回答了,以偏概全认为全体都读懂了,都会了,其实不然,低年级的关键信息还是要让学生自己从文中画一画、找一找。

同样的目的,姜老师的问题设置显得清晰明确,请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大象说的话,体会心情变化,用线索带动课文的学习,并且有学习方法,且目标明确,紧紧抓住文本。

第二个问题,“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同样是这个问题,姜老师按照课后问答题的表达方式,就是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远比杨老师直接让学生说说你的理解简单的多,学生有话说,知道怎么说。

从两节课我们想,低年级的课,还是要抓住文本训练最基本的点,给学生明确的指令。

这篇课文的单元主题是能抓住关键信息讲故事,作为第一篇课文,课后问题没有提出这个要求,第二篇和第三篇在逐渐训练,那这篇课文应该就是学习这个点,所以课堂上是不是应该有所渗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