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真是到处躺枪
采铜老师大家都认识吧,就不放作者简介了。
第一次看这本小书的时候,刚看到第一章就有无数打动我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往前一步”想一想困惑的地方,于是,当我读完想记录的时候,发现还是有很多问题,于是,再我看完觉得书里写的“哎呀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激动人心满是共鸣的时刻,我没有把这篇读后感憋出来。碰巧,11.7,我和采铜老师于城西某new white deer 愉快地面了基,吃了午饭。本来还准备好在吃饭的时候跟他聊看书时候的几个困惑,哪知道当时光顾着吃,又东扯西扯天南海北地扯开了,从毕业论文聊到在线教育,我把这事儿早就抛到了脑后……(面基的故事先放一放
P.S.顺着采铜老师的文字,我顺带也回顾了很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不过以前那叫背书,我喜欢看这种带着实例的解读……
1.一个非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
1. 订立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能经过缜密的安排,也可能比较随意。很多人会为自己订立这样的学习计划:
「下星期,我要看完《×××××》这本书。」
「这几天准备把网易公开课的《××》撸一遍。」
2. 实施学习
3. 回顾和整理
(本来我把网易公开课加粗了,可能就是学得不好所以公开课没要我)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看了那么多公开课却好像没有什么收获,evernote早已经成为了杂货铺的节奏(update:有道云笔记我倒是很整齐,因为里面大多和工作或活动有关+每周整理,都是比较有“感”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目的性很强的记录)。
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看了就像没看一样。就在这是,采铜老师也提到:
你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为什么要看《××》公开课 ?
总结起来,就是我并没有去思考学习的目标和目的,学习只是一个“传递—接受”的过程,只是被动地输入和给自己填鸭。所以,这个时候,更合理的模式是建构主义。目标,情境,将新知识纳入到知识系统中。
总结:带着问题、思考和目标去学习,例如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设计的学习。
2.怎么去理解和分析?(解码)这个可以理解为对知识、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完整清晰地自己解析出来,进行深度理解,然后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对比加工修正完善。(类似于皮亚杰的顺应,这是我自己的理解)。
3.操练
所谓的「一万小时」在很多领域并不成立,但是「刻意练习」的理念确实很有启发意义。
有一些技能可以去练习,但有一些学习(知识)却无法通过练习来习得。 那怎么办?
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
比如心理学的知识其实可以变成一种思考框架,成为一种观察事物的特殊视角。
说白了就是把他们用起来。并且具备这样的意识。但是有这样的意识并不容易,有了之后的操练更不容易,例如,采铜老师提到他在公司的经历。
我在公司里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工作时,我们才会突然发现这些知识是可以被这样去运用,有可能发挥这么大的效力,甚至可以被当做一种技能来看待……
但是我想说,对我这种段位的人来说,有这样的意识,没有环境真的很难做起来,但是走出学校的这段日子里,我确实做了很多尝试,例如自己去找一些案例来做,或者自己给自己出题,跟别人交流……(update:最近有个工作,要寄三千份快递,需要核查信息并校对,我想过能不能不用人工的方式,比如用Excel的公式或者请程序猿帮忙,但事实发现,人工最靠谱,因为信息设计到多项内容且有重名。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实践出真知!探索的过程中失败会比你成功地次数多得多!但也请记住这些时刻,应用不上的情况,也是一种"应用",因为你知道了这项技能不能被应用到这里。虽然没有探索到技术的方法来做,但是因为以后还要做很多次这样的活,这一次虽然耗费了一点时间但至少探索出了一些流程。)
这里他介绍了三张方法:写作、游戏式操练、设计式操练。具体不介绍啦。
总之,看完这本小册子,学到了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1.采铜老师将我学习中已经感受到但不明确的问题明确表述出来了,这帮助我更好地找到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加以练习。2.他把我原来知道的那些知识点重现串联了一下,记忆理论、学习理论、完了我又去复习了一下 建构主义核心观点,对这些内容的解码,带着我从了解到知晓上又前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