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断——资本

生产资料——从事生产所需具备的必须素材

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的群体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群体

剩余价值——产出的超出生产者报酬的价值

资本——能获取剩余价值的价值

大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从中获取剩余价值的群体

小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未从中获取剩余价值的群体

在资本的运作下,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可以雇佣无产阶级从事生产工作,生产者产出的价值归资本家所有,产出价值扣除生产者报酬部分即为资本家所得剩余价值。

资本运作的例子:

    强东有一家超市,以一百的价格,雇佣了嘉琦卖货。

嘉琦卖货赚了一百五,强东付给嘉琦一百后,剩余五十归强东所有。


强东——资本家

嘉琦——无产阶级

超市——生产资料

一百五——强东所有的生产资料 + 嘉琦劳动后产出的价值

五十——剩余价值

强东雇佣嘉琦在超市中卖货,所得一百五扣除一百后,获得了剩余的五十——资本


臆断:

                                                                        资本主义保障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和继承

 对资本家而言,值得追求的只有不断获得更高的剩余价值

而提高剩余价值只有两种方案:

1.不断占有生产资料

2.不断削减生产者报酬


资本私有化的性质使得资本会从资本家手里一代代继承下去

于是会导致阶层固化,无产阶级将不断被剥削供给资本家,从而失去生产活力导致产出降低。

资本家,为了获取剩余价值会进一步削减无产阶级报酬,从而使得无产阶级逐步失去人权。


                               社会主义下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分配、租赁生产资料的使用权。

全民无产阶级,打通了阻碍阶层流动的壁垒,激发了人民生产的活力。

同时也弱化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和继承,抑制了资本活力从而出现了资本外逃、高学历人才外流。

        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只能顺应资本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大量生产资料意味着: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具备作用决定性的主导力量。


        相较于有六百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才诞生的社会主义在践行的道路上必然会遭遇很多挫折和挑战。


但这也是一次热血的征途——

国家利用资本发展建设,让资本从主人,转变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