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叙事的力量》
由于专业的需求,我找到了这本书,原以为是理论和定义的展示,然而却出乎意料地有意思,可以说,还没有一本书从推荐语和前言开始就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带着一种兴奋和认同感,我想对这本书做一个相对微观的读后感。
“如今市面上介绍 如何自制电影的图书还是围绕着特写、广角、“表现灯光”等枯燥无 趣的概念展开讨论,其观点也通常墨守成规:特写代表了“情绪化”,交叉剪接是为了“营造紧张气氛”,推拉镜头则代表“神秘”。对此,我感到很遗憾,而且还有一点儿悲哀。”
这是我所看到的,能够很好阐述曾经老师所提到过的“内容性”的理论,当代电影和影视相较过去,更多地聚焦在技术和外部的框架上,不可否认,技术是一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影视更好地呈现。但是无论是何种优异的技术,其中的内容,这一“内核”不应该为技术所侵占。看从前的片子《闻香识女人》《阿甘正传》《海上钢琴师》等等,其实不难感受到其中的一种“充实感”,这些影片从技术上来说,对比一些运用多种拍摄手法和灯光运用的影片而言是由明显短板的,但是其中的内容具有深刻的部分,这些让它们从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但是这一理论,并非是排斥技术或抵制技术在影像中的应用,诸如《阿凡达》《星际穿越》《沙丘》等影片,无疑技术在其中是画龙点睛的加成效果。因此技术更应该是一种工具,拍摄的设备、技法以及剪辑技巧等都是一种方式,为了内容的更好呈现做铺垫。技术无关对错,在乎使用的位置和程度,所以大可不必过分较真一部影片在技法上的“炫酷”。视频、影像在道德上并没有好坏之分,既可以为好事服务,也可以助纣为虐,同时也可能介于两者之间。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在思想上抵抗这种革命,而是在周全地深思熟虑后,应该如何以最大的能量和智慧对其采取行动,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
再就是作者人斯蒂芬·阿普康根据自己多年在行业的观察,从一个电影爱好者和教育热心者的独特角度出发,提出‘视觉素养’的观点, ‘素养’最早源自18世纪的‘literatus’一词,其字面含义为识字之人,在今天,‘素养’是指理解、表述或清楚表达事物的能力。素养的范围已不仅局限于阅读和写作,也表示人们对词汇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能力、推断深层含义的能力以及表达更加复杂思想的能力。词语不断扩展,例如环境素养,金融素养等。具备素养就是熟悉某一时代背景下人们自我表达的通用语言和规范。作者通过童年的感受以及后来为人父的经历,告诉读者们,当今时代几乎每个家庭已经都有几个移动屏幕。并且。如果家里增添了其他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会自然而然地将更多精力投注在屏幕上,与他人变得疏远,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新趋势。
因此,作者认为素养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了。写作最终要回归于听觉,而非视觉。文本的构成要素赋予了口语符号以新的意义。在讲述生动的影像故事时,所做出的与元素相关的选择,都会在观众头脑中创造一连串神秘的活动,最终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素养程度。图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释放视觉力量的一种有力传播方式是使用暴力语法。从石洞壁画开始,可以一路探索到Youtube及其他媒介形式,从古登堡到爱迪生再到希区柯克,从这些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字与影像之间联系紧密,而非天差地别。在这一观点上,个人非常地认同,个人认为,电视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人类的感官认知。虽然这是技术的发展和一种社会的进步,但是从客观和人类的感知发展上来说,书中的“素养“这个词可以延申到感知上。过去,写信、看书、听音乐这些都是在刺激人类的五感,单一的刺激更加具有纯粹性和独立性,就像左右脑的锻炼一样,单一连续的锻炼会让它们优化和进步。相较电视这样多元混杂的感官刺激,短暂快速的过程让五感处于一个高度紧张、时刻追求刺激的状态,失去刺激后的麻木和空虚会在刺激过后侵蚀我们的感知力。这也让想象力和”通感“这样我们所特有的技能、”素养“被割裂,被弱化。
想要理解语言和素养的进化,最好的方式并非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情感的视角出发。真正的素养通常是双向的交换,不仅要消费,也要生产;不仅阅读,还要写作。而我们接受信息的能力通常是构成素养的首要部分,这对大众来说必不可少,然后才是表达信息的能力。结合了动态影像、声音、文本、字幕的电影是人类创造的最具力量、最引人入胜的文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现象:
“今天的学生会发现,电影教学在课堂 上仍然地位低下,与我们那一代人如出一辙。放映电影不过是老师忙 得脱不开身或懒得讲课时的替代手段。但今天的学生比我们多了学术 标准化测试的压力,这种测试剥夺了学生们进行创意或其他素养全面发展的空间。”
这是一种常见但又悲哀的事情,影像的魅力以一种填鸭式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强迫“的方式在不断地消磨人们对于电影、影像本身魅力的关注和兴趣。更不必说,在当代影视中充斥的
“ 即使有些影片看起来愚蠢可笑,但是创造有文化的影像故事是一座能赚大钱的金矿。作为观众,你完全不必是知识分子或具备很高文化素养的人。”
追名逐利性质。作者在后来组织承办的一些旨在保护影视魅力和孩子们天生的兴趣力的组织在一次小短片后的引导实践中发现:
“这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交流方式,也可称之为非语言性的情感 交流方式。我们解释了微小的细节和姿势如何传递未曾明说的意义, 它们通常比文本拥有更强的力量。我们看到了视觉台词,就理解到了潜台词。建立在动作或姿势基础上的角色言语与他们脑海中的想法可 能天差地别。注意到这一点,重现这一点的技巧就称为素养。“
观看是一种主观而有创造力的行为。大脑中有上千亿个神经元,而其中85%的神经元都与视觉处理系统有关。大脑的不同区域同时处理图像的不同方面,再将这些数据合并得到一个综合的图像,这样的分析过程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完成,大脑每二十四分之一秒便可以构建这样的一组图像。这与电影胶片投影的二十四分之一秒每帧的速度是吻合的,因此在电影院中画面的动态效果看起来天衣无缝。即使所见并不是真实的图像,而是在电脑或者电视屏幕上看见的,镜像神经元也会被激活并做出反应。无论是否意识到,在阅读时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改编者’,会有意无意地加工和储存着该如何讲述故事的信息。在阅读书籍或观赏电影的同时,都在准备着成为其未来的模仿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