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观感之北京
北燕朝阳,京韵缱绻
或许胡同自百年盘踞,草木枯荣,静守年华起,就开始与东升西落为友,与薪火相传为伴。晨曦之景,最早迎起太阳的是它们——地平线上最低洼最古老的建筑,与太阳出生,承载着烟火袅袅,市井喧嚷,与时间等长与历史等阔。落日之景,最后送走余晖的也是它们,年岁的屹立与褪去的黄昏相照应,没有鲜明的碰撞与反差,是相辅相成,是天地一色,上下昏明。此景此情,流苏唏嘘着稀疏的纹路,枯枝伸展着斑驳的天幕,墨蓝,灰白,熔金,胡同底色,京城底蕴。
北海的冬天没有菊花,沿湖迎风,蹑足于皇家园林。流浪的御猫,集群的麻雀,扑翅的野鸭…它们也许见过紫禁城的阵仗逼人,见过史铁生停在哪棵树下思考着命运…见过黄沙与青空,见过历史与今朝,依旧漾着岁月的波澜。
历史的天空,褪去瞳孔的颜色,是灰白的。
唯有灰白,才能让红墙皇砖恢复它应有的威严。
六百岁的故宫,迎接着时间的新陈代谢。熙熙攘攘的人们,皇族的轿子,奴仆的膝盖,炮火的轰鸣,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而它却不减一分肃穆,不少一分价值。
六百岁的故宫,吸纳着未来的变幻莫测。国家名片更鲜明瞩目,文化自信的回归,追逐着迫切的好奇心与满足感,城外的人们,将它众星捧月,视为圭臬。而它望着陌生的好奇目光,却多了一分不安,少了一份光环。
同一片天空下,马蹄阵阵踢碎了时空的界限
皇城,遗产,博物馆,活宝……
而我的闯入,显得如此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