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正念百天打卡#61
练习内容:正念的面对自己
时长:15分钟左右
结果评估:正念的面对和接纳自己,不完美的自己。
打分: 7分
感受与好处:
果大以前也会这样,面对别人时总不由自主的说:你好瘦,你好美,我好胖。。说的习惯了,不管对方如何定义胖瘦程度,都把自己自动的归纳为:“我是比你胖的那一卦的”。(那一卦,是比较潮的台湾俚语,就是“那一种人,那一类人”。而潮的意思,是指时髦用法。)
胖瘦的话题,各种帖子里吵吵的很多,有“体重不能过百”的说法,自然小个子的人这一点上有天然优势。坚持这种说法的人,显然认为天下人身高是一样的。
也有用BMI指数,像苏联老大哥当年卡鸡蛋一样卡人胖瘦指数的。脑残指数比前一种说法稍稍低了那么一点点。虽然这个指数已经是多参数,动态衡量的结果。但人体毕竟是个复杂系统,单纯用身高体重的比例,显然还是过于简化的模型。
从血脂血糖,体脂脏器的角度来衡量是否健康,是否过胖过瘦,更加科学一些,但多数人没有这个耐心,也不太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研究。宁愿用最简单的指标来“标榜”自己的无知。
走极端很容易。见面打招呼用“你最近瘦了啊?”这种强调人胖瘦的话题,就和刚解放,人民刚刚解决温饱时,用“吃了吗?”来打招呼一样。在我看来,除非是已经很明显有了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的问题,胖瘦根本就不应该作为一项值得讨论的话题。
见面打招呼,能不能聊点别的捏?:最近在看什么书?学哪个课程?写了多少文章?陪家人去了哪些地方?增加了什么见识?。。可聊的东西本来很多。可惜人们一边抱怨着社会舆论和文化的不宽容,一边又很想从别人从自己的对话中,找到安慰支持和肯定。
肯定,不是来自外界。而是首先来自对自我的接纳。
也许学历不高,但这就是真实的自己。想吃红烧肉现在养猪是肯定来不及,同样,从头开始补习文化知识,当然是修身养性,但也需要时间,难道就不出门和人接触交往了不成?不论遇见渊博与否的人,都虚心谦卑。人的经历不同,在见识上一定有胜于他人的地方。多听,多思考,一定可以少犯错误。至于那些总想站在某个领域鄙视链条上的人,本来也就不值得深交。除非业务需要,根本不必交心,自然,也不必在意他们的话。
最该重视的那些话,是来自亲人,家人,爱人。可惜,我们总是善于挥霍这一点点的权利和温情,在行为言语上常常炫耀自己,伤害诋毁贬损他们。
当你开始真正接纳自己,就不需要贬损他人来获得优越感。话语源自本纯,真诚的内心,就会带着温柔与包容。在潜移默化之下,对方也会被感染和同化。
这世界上的最有力,是无声无息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