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是个典型的互联网成长公司,但是为什么同类企业中,只有它成长壮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模仿+微创新,向客户需求的深度发展。
这世界所有一切,技术、产品,包括所有艺术类(文学、美术、歌唱、舞蹈……)的作品,基本都是在模仿+自己个性化的“微创新”下不断升级换代的,就象人类的进化、基因的继承。这或是一种天然的规律。所以,很多摹仿产品的成功,主要是看“微创新”的深度。
马化腾对计算机软件有着浓厚的兴趣,1993年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在实习期间,就开发过一个炒股软件,被实习单位花五万元买走。后来,在一家寻呼机公司做软件工程师。
这期间他接触了互联网和网友丁磊。后来丁磊辞去工作,做了一个免费的邮件系统,卖给各大电信公司, 赚了几百万美金。
他受此启发,辞职联合了几个做技术出身的 深大同学,在1998年创立了腾讯公司。腾讯一开始做的是网络寻呼系统,然后卖给寻呼台。但不到一年,寻呼机就被智能手机代替。
公司快要倒闭时,马化腾发现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icq。当时只有英文版,在中国推广很慢。他们立即仿制,推出中文版,即oicq,结果大受欢迎。后来oicq被告侵权,改名qq。
其实,当时还有好几款仿制软件,比如picq、cicq。但最终只有腾讯活下来,原因主要是腾讯的“微创新”,在便利客户上深耕。主要是:
第一,QQ用户可以保存好友列表。在当时,一旦用户更换一台电脑登陆,那么以往添加的所有好友及聊天记录将就此消失。而QQ则发明了上传和保存好友列表的功能,不管你在哪台电脑上登录,好友列表和聊天记录都不会丢失。
第二,腾讯压缩了 QQ软件的大小。在当时,网络下载速度非常慢,QQ很多竞争对手的软件包大小都是1mb到2mb。而腾讯则把QQ的大小压缩到220k,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下载时间。
第三,QQ设计了离线消息接收功能。跟保存用户好友列表一样,这可以帮助用户不在线的时候,也不会错过好友的消息。
第四、QQ推出了卡通头像。用过 QQ 的用户都知道,他们默认的一套卡通头像,很萌很可爱。相比其他很多同期IM(即时通讯软件)单调的头像,QQ早期在软件设计上的这一点优化,让原本冷冰冰的通讯软件变得有温度。
二、从封闭走向开放。
QQ的大获成功,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用户,也使腾讯走上了一条摹仿的道路。那几年,只要看到哪个软件好,他们就模仿哪个。然后再用qq强大的客户群强行推广。
这与很多创业者发生了矛盾,最著名的“3q”之战。就是腾讯仿制360,研发推广了“腾讯管家”;最后发展到360杀毒软件捆绑qq木马(使qq无法运行),安装qq必须卸载360;最后上法庭。
虽然腾讯胜诉,但腾讯从此背上了“抄袭大王”和“创业者创新者的杀手”的恶名。此后,马化腾深刻反思了公司的战略与定位,决定走开放与包容的路子。
2010年国外出现了一款kik的即时通讯产品,一出现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款产品专门为移动端设计,功能简单,可以与手机通讯录迅速建立关系链。腾讯qq邮箱的负责人张小龙立即建议开发同类产品,这就是微信。
微信一开始就走的是全开放道路。上线之初,所有的接口都为开放做好了准备。2012年8月上线的微信公众平台,让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可以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品牌。鼓励个人和企业在微信平台上开发各种应用,走共同成长的道路。
同时也战略投资各行业的新公司,比如京东 、滴滴出行、大众点评、58同城等等。
微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得到了大家的重新认可。截止目前,微信用户超过九亿多。2010年的腾讯股价只有30多港币,2017年,腾讯股价达到430元港币,市值突破4万亿港币,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真正成长为一家巨头。
注:参考《腾讯传》。
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