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江人李次青,字元度,本来是一个书生,根本不懂得领兵作战。曾国藩命令他领兵作战,每打一次仗便败一次。
曾国藩很生气,准备写奏折弹劾他,在他的奏折上说李元度“屡战屡败”。后来,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人为李元度求情,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两个字位置的变动,有区别吗?
这区别太大了!你看,前者听起来灰心丧气,而后者听起来不屈不挠,给人的印象截然不同——李元度最终就因为这一个词的变化得以脱罪。
2∥
同样的事实,表述的倾向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就有很大的差异。
诸葛武侯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所取得的战果呢,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你脑海中的印象是什么?孔明足智多谋,屡建奇功,司马懿畏之如鼠。孔明死了,后人依然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关羽有水淹七军的巨大成功,也有走麦城的惨败。对于这次战役的失败,通常的评价是什么呢?——大意失荆州。
“大意失荆州”,更像是一个牵强苍白的说辞。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惋惜之外,更包含着积极的取向,似乎假以时日,诸葛亮定能北伐成功,不辜负人们的期待一样。事实上,你知道的,很难说。
这就是诸葛亮在自我形象展示上的成功之处。
3∥
积极、系统、正面的形象展示,还能够与现实形成互动,在外在形象塑造和现实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2011年的一项全球调研,曼联是世界上球迷最多的球队,球迷总数超过3.5亿。全世界每20个人里,就有一个曼联球迷。
曼联的成功,是因为战绩好吗?尤文图斯、拜仁慕尼黑、阿贾克斯、切尔西也都非常优秀,但它们的球迷数加起来也没曼联多。是因为大牌球星多吗?其他队的球星也不少,比如皇家马德里。
我们知道,足球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意外输球、巨星转会,都是家常便饭。这么庞大的球迷数,肯定不是靠漂亮的战绩和大牌球星能够维持的。
曼联的吸引力,就在于在足球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里,向球迷交付了一种确定性——无何如何,你相信我,不会错的。
曼联也不是总能赢球。但是,曼联就是能让球迷相信,一场比赛落后了,它有可能绝地反击;一场比赛输了,曼联一定会复仇。不论发生什么事,曼联永远是曼联,它让球迷相信它是一支随时有野心、有能力冲击冠军的队伍。
从曼联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除了自身的优秀素质之外,或许我们可以刻意向领导、朋友、客户展示一种形象,传递一个信念:“把这事交给他做,肯定没问题”、“这事最好让××去做,如果他做不成,别人更够呛!”
(罗辑思维笔记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