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有个河阳人(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叫韦安之,游玩到了阳翟 dí,计划去少室山寻访名师求学。
这天往北走来到登封,路上就遇到了另一个书生打扮的人,韦安之就问他姓名、将要去何处。
这书生就回答:“我姓张名道,家住在金乡(山东省济宁),这次出来是到少室山去求学读书。”
韦安之也就自报了姓名籍贯,发现两人的志向相同,于是就相约一同上了,还结拜了兄弟!
韦安之的年龄稍大,做了兄长。
两人一同到了少室山,拜当时的名士李潜为师。
在他门下求学一年有余,这个张道可谓是聪慧过人,学识又广博,学业突飞猛进,遥遥领先,是门下学生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这天,他忽然就来跟韦安之辞行。
韦安之很奇怪,这兄弟怎么突然就要走。
张道说:“兄长的学业还未完成,仍需勤奋,从这时算起还须得五年才能成名,出仕为官也只能做个县佐(县丞的别称)。”
韦安之更加奇怪:“兄弟你能断言人的福祸?”
于是张道找了个僻静地方告诉他:“其实我不是人,我担任冥司的主典,泰岳府君本来是要委以重任,可是又觉得我才疏学浅,于是放了一年的假,让我到人间来求学的,今日期限已满,学业稍有所成,专程来跟兄长辞别的,您千万不可将我的身份泄露给别人。”
随后张道又辞别老师,韦安之就送张道下山,执手哭着告别。
张道有嘱咐他说:“等你成名之后,如果遇到危急情况,记得大声呼唤我,必来相救。”
正如张道所言,韦安之又在山上求学五年后参加应试才考中,被授与了杭州於潜县尉,后来又被州府派遣到了外地。
他去上任途中,快到河阴时,经过淇泽浦,被淮水上的盗匪抢劫,韦安之想到当时的嘱咐,就虔诚地呼唤张道的名字。
转眼间,水面上雷雨大作,狂风四起,那群盗就被大浪淹没。
后来,韦安之也只做了个龙兴县丞,死在了任上。改编自《灵异录》
后记:很多古代志怪故事都融入了古人很深的“宿命论”,似乎人一出生很多事情都是已经注定的,有些“鬼神”可以预知一生的大事,而“佛教”讲究因果,认为积累“善业”可以改变人生的结果,究竟是“先天注定”还是可以靠“后天努力”改变命运呢?
民间故事,饭后阅读,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