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清理微信聊天记录的时候,看见了我和我妈的聊天记录。比起我和朋友的聊天,我们之间的聊天纪律内容干净利落到可以用复制粘贴来形容,说来说去,无非就是生活费和什么时候放假等。甚至有时候,面对她发来的那些养生文章和催促我早睡觉不要熬夜的叮嘱,我都只是看一眼没有回复。
印象最深的是高中,第一次离家搬到寄宿学校,高中生活并不是那么自由,只有晚上十点放学后才能抽出那么五分钟给家里打通电话。我妈是有一二十年睡觉关机的习惯(因为手机辐射),自从我离家上学开始,她手机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当她告诉我:自从你离开那时,我便晚上不关机,唯恐你打电话接听不到。那是我独在异乡听到过最让我想我妈的一句话。她那么注重养生的人,却因为怕接听不到我的电话而改掉多年的习惯。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阳新到天津,她那么爱我,他一直都在爱我。
前几年和小哥哥煲电话,小哥哥说年底打算回家工作了。让我惊讶的是,他并不是因为被大城市压垮,在我眼里他过得有声有色。我问他,明明过得不错,为什么要离开这座城市回家?要知道,你现在的工作岗位和薪水让多少人觉得羡慕嫉妒恨啊。小哥哥说了一句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回家,大概是前几天回家的时候,看到我妈的白头发越来越多,突然想回家离她近一点多陪陪她。”
隔着电话,他的话刺透我的耳膜,足够让我瞬间泪目,想起自己每次假期回家的场景。
还没回去之前,我妈就把我爱吃的保存在冰箱,还在车上的时候就微信狂发问我到哪里了,什么时候到,回到家后她就生气我老是吃没营养的外卖,我嘲笑她胖了肚子上的肉肉多了一圈。
小时候不懂事,一直偏执的认为长大后真好,长大后就能离开唠叨的爸妈。报考大学的时候,一门心思向南跑,想过没有约束的日子。但其实长大后才发现,走得越远我就越想家。只有上了大学才知道,房价不能回的家都是当年报志愿脑子进的水。说真的,年龄越大我越是恋家。尝遍了大城市里需要排两个小时队才可以吃得到的餐厅,却在每个睡不着的夜里最想念我妈打的水煎包和虾酱。
依稀记得欢乐颂(凭借记忆有些混沌,可能人物错误)中,里面一个桥段印象特别深刻。关雎尔因为工作被人陷害,当夜深独自走在灯红酒绿的街头,她给妈妈打了一通电话,她想把自己在妈妈面前伪装成一个在大城市里过得很精彩舒适的女孩,却在听到电话那头妈妈的一句话后哭到溃不成军。她妈妈说:“要不你回来吧,妈妈不想你那么辛苦。”这女孩大概是每一个在大城市里努力的女孩子一样,平日里随便面对旁人怎样的张牙舞爪都不害怕,却总在听到妈妈那句轻容的“回家吧,妈不想你那么辛苦”后泪流成河。就像我一个特别要强的朋友,常常跟我说:“我从来不哭的。”但我却看到她好几次挂掉妈妈电话后眼眶红了。一个从来不会跟自己男朋友撒娇的女孩,面对父母遥远的电话,竟轻声呢喃着:“我想回家。”
前段时间倪哥找我询问当下流行的口红品牌及色号,我问他:送妈妈吗?她这才反应过来明天是妇女节。他跟我说,男孩子很少在这种节日的时候做什么送妈妈礼物这种仪式感的事情。
长大以后我们总是可以面对陪伴自己走过短短一程的人说我爱你,却总在给自己生命陪伴自己长大的妈妈面前羞涩于表达。只是你不知道,有些我爱你现在不说,以后可能没有机会了。
我有一个闺蜜,妈妈去世得早,每一次看到关于母亲的电影或电视剧,她都沉默不语到抱着我哭。她跟我说,她最大的遗憾就是这辈子再也没办法像其他的女孩子那样,让妈妈看到自己穿婚纱嫁人的模样,也再也无法挽着妈妈的胳膊逛街,给她买她喜欢的裙子。我们总是嫌弃妈妈唠叨,嫌弃她们不够了解我们,但是回过头去想想,全世界都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飞得远不远的时候,只有她关心你飞的饿不饿,飞的累不累。
亲爱的妈妈,我爱你,很爱你。
在我心里你不是妇女,你是永远的美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