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天对少阴篇的学习,对少阴病有了更全面的理解。结合这几天的资料学习和老师课堂的内容,今天就整体总结一下少阴病。
一、少阴病人的情志
首先是比较冷漠,对很多事物都提不起劲和兴趣,这是身体没有更多的能量去付出。少阴病的人记忆力衰退,感知力迟钝。白天精神不好,总感觉睡不够,但让他睡又睡不着,这是主观上的一种状态,心肾阳虚的表现,还容易失眠且多梦。不愿意面对现实,喜欢逃避,不想负责任,说话有气无力的。
二、少阴的两大特征:虚、寒
虚是阳虚,即阳气不足;寒是身体寒。对于虚需要补,对于寒需要温。
三、少阴病症和治法
1、寒化证:舌淡苔白滑、恶寒倦卧、精神萎靡、心烦欲吐、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脉沉微、下利清谷、四肢厥冷……
治法:回阳救逆
2、热化证:口燥、咽干痛、舌红少津、心烦不寐、脉沉细数、小便黄……
治法:滋阴降火
四、少阴病方剂汇总
1、寒化证方剂: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加猪胆汁汤、附子汤、真武汤、吴茱萸汤、桃花汤
2、热化证:黄连阿胶汤、猪苓汤
3、兼表证:麻附辛、麻附甘
4、少阴急下证:大承气汤
5、阳郁四逆:四逆散
6、咽痛: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汤、半夏散
五、少阴病常用方剂的组成和临床应用
1、麻附辛
(1)组成:麻黄10克、细辛10克、炮附子15克。
因有附子,要煎够40分钟以上。
(2)症状:精神委靡,全身倦怠感,极度恶寒,四肢冷,脉沉细者。
(3)临床:流行性感冒、暴盲、暴聋、暴哑失音、咽喉暴痛者、鼻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牙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肾结石绞痛、空调病、关节炎、荨麻疹、嗜睡症、低血压症。
2、麻附甘
(1)组成:麻黄二两、炮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2)症状:与麻附辛症一致,用于身体更虚弱者或心脏病者。
3、四逆汤
(1)组成:炙甘草6克,干姜5克,生附子15克。
(2)症状:精神萎靡,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微细弱。
(3)临床:休克、低血压、急慢性心衰、急性胃肠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肝炎、感冒复发性口腔慢性咽炎、慢性前列腺炎缩阴症、功能性子宫出血、鼻衄、遗尿遗精、慢性肾炎。
4、附子汤
(1)组成:附子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2)证状:口中和(口不渴)、其背恶寒、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肢体拘急。
(3)临床:水毒型、习惯流产(养胎)、月经痛、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治孩子驼背、神经痛、风湿病、胃下垂、子宫脱垂。
5、当归四逆汤
(1)组成:当归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细辛三两、木通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25枚。
(2)症状:身痛如掣者、手足厥逆、脉细欲绝、或腹痛、或头痛、或腰痛腿痛。
(3)临床:雷诺氏病、冻疮、下腹腔淋巴肿块、坐骨神经痛、各种肠胃病、盲肠炎。
6、真武汤
(1)组成: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炮附子一枚。
(2)症状: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色白、全身倦怠感、四肢冷、体力下降、脉沉弱或浮弱、或发热、或头眩、或腹痛、或腹泻、或心悸、或小便不利。
(3)临床:慢性肠胃肠炎、阑尾炎、低血压、慢性肾炎、胃下垂、前列腺增生症、遗尿症、中风后遗症、老年性搔痒症、坐骨神经痛、慢性盆腔炎、术后尿闭症、过敏性肠症候群。
7、吴茱萸汤
(1)组成: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12枚。
(2)症状:干呕或呕吐涎沫、头痛或痛连肩颈、手足冷、烦躁而坐卧不安。
(3)临床:抑郁症、心脏病、慢性直肠炎、疝气、睾丸病、带下病、乳癌、青光眼、神经官能症、失眠、脑肿瘤、脑炎、尿毒症、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呃逆。
8、桃花汤
(1)组成: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未) 、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2)症状:寒利、下利便脓血、血色紫黯色、喜温喜按、尾闾不固、大便滑脱、大便有粘液、有痰在上头。
9、黄连阿胶汤
(1)组成: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
(2)症状:心中烦、不得卧、黄昏时开始烦,12点烦到受不了;肚子很痛、下利、拉出鸡鸭干血块;心中烦悸、不得安眠、手气心热、舌质红、脉细数;或见下利脓血及其他血证者。
(3)临床:老人或热病后失眠、各种出血、下利脓血便、高血压病、膀胱炎、尿道炎、大肠炎、直肠溃疡、湿疹等皮肤病,慢性咽炎、慢性口腔溃炎、寻常型牛皮癣、小儿脑炎高热不退、顽固性失音。
10、猪苓汤
(1)组成: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一两。
(2)症状:小便不利、淋漓涩痛、心烦不得眠、舌质红、脉浮。
(3)临床:膀胱炎、尿道炎、淋病、肾结核、急慢性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泌尿系结石、急性肠炎、痢疾、直肠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黄疸、口渴溺赤、肝硬化腹水、失眠。
11、四逆散
(1)组成:甘草、枳实、芍药、柴胡各十分。
(2)症状:胸胁、腹部等疼痛、紧张、胀满、或四逆者。
(3)临床:慢性腹膜炎胆囊炎、胆石症、胃炎、胃溃疡、12指肠过敏性肠炎、痢疾、阑尾炎、泌尿系结石、鼻窦炎、胃下垂、子宫下垂、心因性阳痿、睾丸炎、遗尿、尿失禁。
12、 猪肤汤
(1)组成:猪肤一斤一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
(2)症状:下利、咽痛、胸满、心烦。
(3)临床:青春痘、再生性贫血障碍。
13、甘草汤
(1)组成:甘草二两
(2)症状:咽中痛、有痰;咽喉、口腔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
(3)临床:治疗各种咽喉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胃溃疡、胃炎、以痉挛性胃炎为突出表现者。
14、桔梗汤
(1)组成: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排脓汤加生姜、大枣。
(2)症状:咽中痛、咳吐脓痰、黏痰者。
(3)临床: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15、苦酒汤
(1)组成:半夏十四枚、鸡子一枚。
(2)症状:咽中伤、生疮、痛引喉旁、不能语言、声不出者,整个咽喉都烂了,讲话也难,吃饭也难,很疼。
16、半夏汤(散)
(1)组成:半夏、桂枝、炙甘草。
(2)症状:咽中痛,脉浮;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3)临床:缠候风、急性咽炎、咽喉炎、扁桃体及周围炎、声带小结、感冒所致的声带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