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一位刚休完产假的同事吐槽说,自己带孩子真的太累了;每天都围着孩子转,似乎没有了一点私人空间可言。等孩子八个月断奶后,就立刻送回乡下,让爷爷奶奶帮着带到孩子三岁或者七岁后,送回来上学就好。可另一位叫洁的同事却说,你千万不要让那么小的孩子离开父母。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孩子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从孩子出生到三岁这一阶段,是孩子,心理、特点、个性倾向的关紧期,同时也为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从七岁的孩子身上,与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上,就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伟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经对数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孩子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孩子的智力看着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是在7~17岁间获得的‘’。由此可见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关键时期,对家长来说,是必须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
接着已经是俩孩妈妈的洁,深有感触的说,那时年轻不懂事的她,当大女儿刚满月时,洁就带着孩子去老家住了半年断奶后,就将孩子委托给了爷爷奶奶抚养,刚开始洁与爱人还每个周未,不远千里坐车去看望孩子,可老人却让她们少去为好,一来是没必要浪费那昂贵的车费钱,二是每一次她们的离去都会让孩子伤心一阵子;随着洁的工作变动,还有洁爱人职务的升迁,让她们真的抽不出多余的时间,去定期探望孩子,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将老人与孩子一起接过来团聚。
本来已经三岁的女儿,可以过来上幼儿园时,没想到洁们原来的住所搬迁,再加上老人打电话说,已经让孩子在本地上幼儿园了,要么等孩子七岁,再过来上小学得了。
接着洁满含泪花的说,至今都无法忘记当初她将大女儿迎接到家里时的情形,当孩子看着宽敞明亮的家时,无比羡慕的说,妈妈你们家好漂亮,你真的会让我留下来读书吗?当时洁的眼泪立刻夺眶而出,顿时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失败的母亲呀!
待大女儿真正上学时,洁夫妇才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首先是孩子的性格不仅胆小还很自私,更不懂得什么叫分享,似乎与同学打架才是大女儿最喜欢的爱好,学习成绩也总在尾巴的大女儿,根本就没有当回事,这可苦了当妈妈的洁,三天两头被老师叫去学校。而且在家孩子也不注重卫生,总是将果皮纸屑乱扔、乱丢。面对这一切洁对孩子总是细心教育,耐心指导!还为孩子报了绘画与舞蹈业余培训班。
渐渐的孩子的行为习惯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内向不多话的性格,却怎么也无法改变,尽管如此让洁想不到的是,每到寒暑假大女儿,都会回到爷爷奶奶们的身边去,有时还会像老人们哭诉父母对她的苛刻要求,每当洁接到老人责怪的电话时,都会在心里自责当初对孩子抚养的放弃。
尽管洁夫妇对大女儿倾注了无限的爱,但始终走不进孩子的心里,当洁有一天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告诉她说孩子初潮来临时,洁一惊,这么私密的事女儿居然只打电话告诉奶奶,而不是告诉她这位所谓的妈妈,顿时让洁伤心不也。虽然在洁与爱人的共同努力下,让使孩子的成绩一路高升,但女儿始终矮小的身高却成定局,当她们的女儿高考毕业填志愿时,孩子将所有的志愿都填在了外省,当上大学时女儿对洁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有文化的爷爷送去大学就好。
当2015年的二胎政策来临时,还算年轻的洁也想生育二胎,当她将这心思告诉一直在外勤工俭学,几乎不怎么回家的大女儿,帮着做参谋时,没想到女儿却说,你们最好再生一个老二,我只会负责为爷爷奶奶养老……
最终同事洁还是生了一小女儿,尽管不算太老的爷爷奶奶,让洁同样将老二送回去抚养时,洁当时就拒绝了,她说愿意从管理层下到后勤管理,也要用留出,多余的时间来亲自抚养孩子,确实洁那快五岁的女儿,不仅聪明过人,礼貌有加,还总经常给上大学的姐姐通电话,撒娇的对姐姐说,她最爱的人就是漂亮又有文化的大姐。
其实洁孩子的故事在我们单位,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每当年轻的同事们,抱怨养孩子辛苦,没自由时,洁总会言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其实带孩子固然辛苦,但却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