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0
耗费人民币近肆拾元,还有十余天的时间,终于把贾平凹所著、李野墨主播的那部奇书《废都》听完了。与二十多年前看完小说时的心境、感受相比较,实在是大大的不同。记得当年那本《废都》还是马士琦老弟让平凹签名后送给的。当时正处于年富力强的岁月,但因工作繁忙,琐事缠身,读罢全书后许多人物情节虽有点印象,但很快就忘的净光。只记住平凹在书里放了许多的小方块,动不动就来一句此处作者有删减的话。对这部长篇小说的评价就是淫秽二字,说是催情和房事的佐料亦不为过。后来那本书在朋友之间传阅着便不知去向。重新买了一本未曾细看又弄丢了。以至于这次不得不下决心仔细听李野墨老师的演播。有时是在花园踱着步听,有时是睡在床上听,有时候在客厅里戴上耳机听。九十七集虽然全都播完了,但有一部分播讲时自己是在朦胧状态,甚至是睡眠状态下进行的。故而仍有再听一遍的冲动。仅此一点,足以说明《废都》还是值得一看的,这就是我目前最好的评价。因为这次在听它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敢评价它。及至听完全著,仍然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是唯一的一次,也是唯一面对一部小说的一次。我不是怕说错什么,也不是担心别人笑话我,而是我感觉十分的沉重,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它到底在告诉读者什么。更为奇怪的是,我老在责备自己,为什么当初阅读它就那么早,不等我有了后来的经历?!为什么现在听它竟然这么晚,到了如此的年令?!我到底想说什么,有些什么感悟连我自己都没有弄清楚。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废都》就是废都。与《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都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但其主旨、背景、人物、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后二者读者容易理解,容易受到影响和感动,也容易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给予不同的评价,然而《废都》不行。以个人之愚见,迄今为止,尚未看到一篇让我觉得还可以的评论文章。包括百度里搜索到的概括评价,我是不以为然的。但我自己眼高手低却写不出来一篇象样的评论,为此而甚觉惶恐,甚感着急和烦恼。
瞧瞧对《废都》这个评价:荆歌:
许多时候,性爱的描写成全了整个作品。比如沈从文,他作品中的性爱,使我们感到性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东西,很健康,很正常,生机勃勃的。但有时候,性描写,会毁了一部作品。我觉得贾平凹的《废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是十分喜欢《废都》这部作品的。我觉得它是20世纪末的绝唱,很多年以后,人们可以在《废都》中深刻了解中国20世纪末的社会面貌和世俗精神。但是,这部作品因为有大量露骨的性描写(我无法判定它是有必要还是没必要),让它授人攻讦诟病以把柄。人们可以单凭这一点就把这部作品灭了。就像以前灭一个人,说他“生活作风
作者简介
贾平凹的《废都》的简介(来自“搜搜问问”)
该作40余万字,载《十月》1993年第4期。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
小说核心人物庄之蝶,在他身上可能影印了作者的痕迹。他集合了现代都市生活赋予一个名人复杂多面的特征:不喜拘束、洒脱行意、豪饮畅谈、学识渊博,颇具“魏晋风度”。然而,透过这些表象,古城墙夜里的埙声,实则契合了他内心深处最孤独的痛苦。
40万字篇幅中,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时有“笑口常开”一类时政幽默小景展现,活跃了气氛,激活了读者思路,令人叫绝。
贾平凹不愧为写女性系列的大手笔,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这种美学观念植根于西京城现实生活的土壤上,却又被浸染了理想的光辉,因这理想的璀灿,造就了不同凡俗的品味,为作品埋下不可挽落的悲哀。这是自然美落入现代城市的悲哀,体现了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自身的某种必然。唐宛儿被押潼关受辱,柳月嫁残疾的市长儿子,牛月清离婚、钟主编患癌辞世、阿灿避而不现、慧明堕胎与景雪荫官司败北,最后庄之蝶只有灰溜溜踏上南行列车,小说的结局弥漫了找不到出路的痛苦与孤独。
小说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它将自然美有血有肉丰满地呈现给读者,然后再一件件将其撕毁。牛与破烂老者是小说中两个重要角色。以牛的独特视角这一荒涎手法的引用,寄托了作者强烈的回归自然意识,破烂老者不经意的民谣,传递出对现代生活的负面反讽。
这部小说还涉及了露骨性行为的描写,令人惊悚。这些最原始的描写,展现了人于无奈之下隐藏的自然冲动。在这里,性的结合只能是苟且的获得一丝动物性的安慰。也正是这性的展现,反映了庄之蝶内心深处纠缠着灵与肉的冲撞与追求。
《废都》的性描写、主题思想的某种颓废(隐约着对现代文明的悲观反思),成为《废都》引起争议的内在原因。近闻,某出版社要继续出版《废都》,建议作者进行适当的删节。对此,贾平凹执意不从。可以猜测,关于《废都》的文学、美学、社会学等诸方面意义的讨论,仍然会成为以后文学评论的一大关注点。但《废都》终是功不可没的,这不是因为它是作者的第一部城市长篇小说,而是因为它是贾平凹多年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废都》,毕竟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意蕴的长篇力作。
无论如何,很难说《废都》到底好在哪里。贾平凹到底通过这部长篇小说给予了读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