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这一现象级的手游真是树大招风,在近期受到各方攻击,13岁男生因父亲没收手机不让打王者荣耀后,果断从四层跳楼重伤,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这次严重的小学生游戏沉迷事件也将社会舆论的压力倒向了腾讯。最终腾讯这家互联网巨头被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01
其实孩子不学习成绩下降可以被很多因素导致,但游戏公司躺枪并不是第一次了。早期暴雪出的魔兽世界风靡全球时,依然成为了各位家长的大敌,大量学生沉迷于魔兽世界不学习,导致学习成绩急速下降后,很多人开始反对这款最强网游。
时隔今日,我们又看出了很多相似的事件,手机是你买的,流量是你充的,没收手机导致孩子赌气跳楼的也是你,但最后是游戏的错,这未免有些太牵强了。要这么说游戏公司就要成为最大的杀人犯集团了。
很多人在失控的情况下是接受不了的,必然要寻找外因来给自己解压,但这并不是本质问题,必然无法解决问题所在。其实这个事情有很多处理方法,一个小学生根本不需要智能手机,只要个普通功能的手机就可以了。
当然了,小孩子很喜欢攀比,你家的孩子买的普通手机,别人家的孩子买的智能手机,你家的孩子手机只能拨号,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抱团打王者荣耀,对小朋友的心理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起码好过你给他买智能手机后的高阶攀比,和同学们比王者荣耀的英雄数量,皮肤数量,这会对小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攀比这件事情是无时无刻的,也很难制止,那就做到最小损失吧,如果所有家长都不提供智能手机,问题也就解决了,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不太可能。
02
游戏公司的目的就是设计出受欢迎的游戏,也是为了盈利。有大量玩家沉迷于一款游戏也说明了这项游戏产品的成功。如果游戏公司是为了设计出一款不让人上瘾的游戏,那也不用费劲了,早晚会倒闭的。
网络游戏的付费本来也是很健康的事情,从早先的点卡付费机制逐渐变成了中国式的免费游戏制度,把付费本身隐藏在了免费身后,导致现在很多的国内游戏都是道具,皮肤需要付费,但是游戏免费玩。虽然方式改变了很多,但是收费这件事情并没有违背常理,总归产品还是需要资金支撑的。
但是腾讯的BUG之处在于社交工具的介入,有了一个熟人之间的排行榜,这更是激起了人们的攀比心理,不光是小学生,就连成人都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和孩子花钱打赏主播不是主播的错一个道理,孩子无止境的砸钱玩手游并不能算是游戏公司的错,而更多的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上。总归资金收入是从家庭获取的,断掉资金链就好了。
03
不管怎么说,腾讯也做出了相应地措施,上线了号称史上最严健康游戏防沉迷机制: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一键禁玩;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每天限玩1小时;强化实名制认证。不过破解方法总是会出现的,这些外部因素还是很难完全制止小学生沉迷游戏,再说可以玩的游戏那么多,不可能款款都做到全方位防御状态,还是应该从根上处理。
我还是认为要从根本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控制力,沉迷于游戏的人必然是意志力薄弱的,就算没有游戏害他,也会有各种其他娱乐项目废掉他,没有控制力的人毕竟没什么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