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用你的话语来为自己建筑起一道道保护自己的围墙。
最基本的话语便是:“不!”。这句话让别人知道你与他们是分开存在的,由你控制自己。你的话有个明确的“是”或“不是”。
当父母教导儿女对别人设立界线或对人家说“不!”是坏事时,他们所传给孩子的信息是:别人可以在他们身上为所欲为。因此,父母让自己的孩子毫无防卫力地进入充满挑战的世界是十分危险的,要让孩子在如此充满各种挑战的世界里感到安全,小孩需要有能力说出下面这些话:
我反对!
我不要!
我选择不要那样!
你这样会伤到我!
那是错的!
那样不好!
我不喜欢这样!
阻挡一个小孩说不的能力,将使那个小孩的一生残缺不全。他们所遭受的便是第一种界线上的发伤害:他们会对坏事说好,这种界线上的冲突叫做顺从,一味顺从的人有朦胧不清的界线;他们会屈服在别人的要求与需要中。他们不能单独存在,不能和那些想从他们身上得到东西的人分开出来。比如,一味顺从的人会为了要与朋友“相处得很好”,而假装喜欢朋友所要去的餐厅或电影院,他们会把自己和别人的相异性减至最低,以避免纷争。一味顺从的人是变色虫,等过一段时间以后,就很难把他们跟四周的环境分别出来了,不能跟坏事说“不!",是会蔓延的。不只使我们在生活里无法拒绝坏事,还常常让我们无法辨认出什么是坏事。许多一味顺从的人要到为时已晚了,才发现他们处于一种危险、被虐待的人际关系当中。他们的情绪上的“雷达”损坏了。
这种界线问题使得人身上那些对别人说不的肌肉瘫痪了。每次他们需要保护自己去跟人家说不的时候,那个字就梗在喉头,硬是讲不出来。这有很多不同的原因:
怕伤害别人的感情
怕被人遗弃与跟人分离
希望完全依赖别人
怕别人生气
怕处罚
怕羞愧
怕被人贬低,说他有多坏或多自私
怕自己内心太严格与苛求的良知
最后一种愧疚感来源于内心的恐惧,对自己太苛求,连适当的界限范围都缩小了,当我们为愧疚感所屈服,我们就会听信自己内心严厉的良知。当我们害怕违背严厉的良知,我们就无法去面对别人,正视冲突—也就是说,我们会对坏事说好,因为不这样的话,我们就更内疚了。一味顺从的人让自己挑负太多的责任而设下太少的界线,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选择,是来自内心的恐惧!
一味牺牲的顺从,会渐渐缩小界线的范围,甚至直到界线消失,从而失去正当的权利,丢掉内心的自由,顺从在以清楚界线为前提,发自内心的想要靠近,是合理的,但以牺牲为前提的顺从,不仅模糊了自己的界线,更是不懂尊重别人界线的表现。
但愿我们做一个有界线,有温度的顺从者!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勇敢的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