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也谈企业经营为什么要有利他之心
话说以前看到“厚德载物”、“利他爱人”之类话题,我总是不自觉的把他们归结为心灵鸡汤一类 -- 有用不实用,挠皮不解痒,不过都是些有用的废话或是装点门面的虚言罢了。这几年,企业经营哲学的价值被重新发现,有扒老祖宗的,有引进国外的,也有出口转内销的等等,不管来源如何,起源那里,大家最终都走到了利他爱人的方向上,这不禁让我有些好奇了,难道我们的企业家们忽然之间人品大爆发了不成?难道我们小康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程度?还是我们都过上了新闻联播中的幸福生活开始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了?
对我的疑惑,很多专家给出的解释逻辑是只有利他爱人才符合天道,而只有顺天应道的活动才是符合人之本初,也才是生命的终极目标和意义,也因此会更加的得道多助。这样的PDCA闭环解释没错,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抽象。几千年来道德、人性、哲学、宇宙、外星人等话题始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玄奥虚空费脑子的精英小众话题,很多人难以企及,更不方便理解思考和实践。所以,我试图换个角度,现实的来看下我们现在企业经营为什么要有利他之心。
其实,这一切都拜当下和未来商业环境的变化所赐。
首先,现在的市场已经走向细分和完全竞争状态,除去政策性因素造成的个别垄断性市场之外,大部分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想找到一个不被人染指的空白领域很难,因为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这使得一家通吃独占的成本代价很高。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价值链条的网络化,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多的将是社会协作式的而不是传统的前门进后门出的线性方式,这会造成两个影响,一是能够容纳足够价值网络结点资源的平台化模式成为可能和趋势,一是嫁接颠覆的成本不断降低,也就是跨界越来越容易了。所以现在,你很难利用传统的致富方式继续致富了,过去企业成功的地方已经成为了绊脚石,现在唯一可做的是让自己不断增值,让自己还有被利用的可能。这样一个大格局下,赢家通吃的模式受到了挑战,如果不是还占着一些资本技术壁垒等优势,不是因为设置了很多门槛,我想世界500强里倒下的企业将是成群结对的。但那些能够操纵所谓标准制定游戏规则的企业始终是少数,大多数企业只能改变自己以求自保,自保的方式要么削尖了脑袋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要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绑架规则,要么割舍自己的一些利益换取共赢,只有这第三种方式适合大多数的企业吧。商业环境的改变使得独赢已经不现实了,利他也就成为了自保的一种途径,这个是客观规律使然,说的好听点就是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就是要控制贪欲才能赢,要懂得取舍之道,这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是不同的,过去是释放欲望才能赢的时代,但现在这个机会点已经丧失了。
其次,从需求与市场的角度看,未来的商业环境是社交化、圈子化的,好和坏、个性与盲从同时被放大了,好的产品不一定能如过去般轻易成功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会更难于识别,因为选择之多已经让消费者自己迷失了,需求迷雾形成了,买东西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听起来有点搞笑,但现实如此。这就需要企业真的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抛弃自己原来的市场位置和立场,深入到消费者中去满足和教育满足、清晰和引领清晰市场。这时,我们会发现利他已经成为一种市场行为,而不是品德问题。那些所谓的免费商业模式、第三方付费的交易、海尔的人单合一、体验经济的兴起等等不都是这样的尝试和范例吗?而那些大如诺基亚一般的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自己也将被无情淘汰。这里也需要澄清下,何谓利他,还是以诺基亚为例,他做的手机虽然不怎么时尚但坚固耐用可以防身砸核桃,这难道不是也做到了市场化的利他嘛?我们说是,但没有满足和教育满足的利他是害他,不能把握这一本质原则就不算做到了利他,只能害人害己。
再次,从管理的角度看,现在和未来管理对象个性化和不稳定性变的比过去更强。商业环境大格局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各类管理对象,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管理对象—人、财、物、信息几个核心对象,其实已经都不能装载我们现在的商业活动了,管理工作比以前而言变得更为细致和庞杂。先不说公司里80、90员工的率性化工作、旅游式打工,单看看HR领域的名词变化就知道,人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本… …搞的我现在只敢用HR笼统称谓了,财务也不单纯是算算成本记记账这么简单了,原材料也不只是costdown了还有了金融衍生品的属性,内外部信息之多更是如坠云雾一般,可恨的是消费者们还一心想着你产品更好服务更多价格更低。同时各类管理对象之间的交互也越来越深入,以前消费者只需要掏钱买货就行,现在却可能需要请他们参与到产品研发流程中去了。面对这样一个交错复杂的管理对象蓝图,我们传统的思维和工具都失效了,需要一种新的纽带把复杂而独立的管理对象们重新串接起来,但凭什么人家让你连接起来呢?不要说你钱多可以买到这些多做广告就行,不然三鹿就不会死了。而利他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与人内心的愿望,是具备这样条件的选择之一。
最后,我们还想说下利他其实是个很私人的概念,很多企业的初步成功大多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当企业初步成功之后会造成心理真空,因为不知道自己如何成功而在沾沾自喜时又有巨大的不安全感,伴随对未来能否继续如此的不确定性困惑,这个空挡需要东西去填补,不然真的会变成土豪,这时向善自然会成为一种主流选择,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给自己的一剂迷幻药。但不管怎样,向善总是好的,能够先利他再利己也是不错的选择。
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风景,我们才看到的更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