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
边沁认为,人类是追求快乐、躲避痛苦的生物。
因此他将与快乐相关的行为定义为善,与痛苦相关的行为定义为恶。像这样以能否带来快乐,作为判断善恶的基准的观点,称为功利主义。
边沁认为,人类是追求快乐、躲避痛苦的生物。于是他对快乐和痛苦做了量化尝试。他以强度、持续性、确定性等观点来计算快乐,称为快乐计算。
他认为,快乐计算分数高的人数越多,社会就越幸福。身居高位之人和升斗小民的分数可以同等换算,这种思想为民主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边沁曾说:“一个人在计算时就等于一个人,谁也不能多数。”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边沁认为,快乐计算分数总值越高的社会越幸福。
因此边沁认为,必须让更多的人拥有尽可能高的快乐指数,也就是必须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并以此为立法基准。
质的功利主义
密尔对边沁的快乐量化抱有疑问,因为他认为,快乐不仅有量的不同,还有质的差异。密尔的这种重视快乐的质的思想称为质的功利主义。
密尔认为,精神上的快乐高于肉体上的快乐,而精神上的快乐需要凭借他人的幸福获得。他有一句名言:“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只满足的猪好。”在这个信条下,将功利主义向更为理想的方向做了修正。
— 田中正人《惊呆了!哲学这么好》/ 南海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