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谈会”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幼时就经常听妈妈讲自己学生时代的卧谈会。如今处在互联网手机快速运转的时代,连带着书本杂志都面临着淘汰的风险,“卧谈会”的地位却丝毫不见动摇,其热衷度与入学人群数量成正比。
大学四载,同寝四人,室友A、B、C. 分别来自同一省份的东西北方向,而我自然就成了那个霸占南方的人,“卧谈会”成为最深刻的记忆。
A同学年龄居长,颇有大姐风范,爱好健身娱乐。B同学以理智冷静著称,生活井井有条。C同学多愁善感,爱好小说追剧,不断搜寻美食。由于我与C同学爱好相当,自然更加亲切。于是每逢卧谈会,大家四仙过海,各显神通,基本上回过神来,已经能看到“东方之即白”。
作为文史哲集一身的历史系同学,我们自然不走寻常路。
宿舍夜话之一:为什么百科词条搜出来的第一个词语总是明星或者艺人?
当初B同学冷不丁抛出这个问题时,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我们迅速找到共鸣。于是从明清史论文到近代史论文再到世界史论文,从《万历十五年》到《中国通史》再到《全球通史》,大家各自把搜历史学作者的经历罗列了一遍,讨论之后得出当今社会风气有些浮躁,明星受到的追捧太高,社会应该更加重视学者价值的结论。
于是由提问者B同学总结,大家昏昏沉沉睡去。
第二天,薛之谦,张艺兴,宋仲基一出现,大家开始轮番追,追的不亦乐乎,早已忘了昨天的慷慨陈词。
宿舍夜话之二:人生在世,唯有小说与追剧不可辜负。
既然专注八卦三十年,就肯定少不了追剧这个必备话题。韩剧美剧大陆剧,剧剧必看;金鸡百花奥斯卡,奖奖关注。
新剧一出,基本上宿舍集体追剧。卧谈会不定期召开,剧本与导演不可避免成为讨伐对象。演员演技,剧本结构,故事内容,连带演员的妆容服饰,都是我们探讨的对象。话题的落脚点无一例外回归到为何如今国内拍不出《请回答1988》这种经典电视剧,再现七八十年代TVB的辉煌。
第二天,照旧一边追剧一边吐槽,吐槽中不断穿插多年追剧心得体会。
作为小说畅销时代的见证人,我们几乎做到了凡是改编成影视剧的小说我们都看过。同时不断发掘新的网络小说,相互推荐,不断入坑。在改编的影视剧出来之后,再次“磨刀霍霍”。
宿舍夜话之三:“飞花令”
这个话题无一例外由我开启,由C同学结束。
开始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们今天玩飞花令吧”。“好呀好呀”。众人附和,定下主题词为月。
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C: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A: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C: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
B: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护着我
A: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红线里被软禁的红
C:红是朱砂痣烙印心口,红是蚊子血般平庸
.........
绞尽脑汁,接不上来。
于是C同学扯着嗓子开口: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
A: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B: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我:……
又是一轮循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把嗓子唱哑决不罢休。
第二天起来,来串门的同学惊讶了:“你们宿舍四个人一起感冒了?”于是两两对望,心照不宣,笑容荡漾。
宿舍夜话之四:感情
从古到今,感情都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古有陆游《钗头凤》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民国时代有张爱玲的“低到尘埃,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今有简媜的“几次想相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算来既是一种不舍。”
虽然没有上述这些才子才女的通透细腻,可是有关爱情也是“座谈会”中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宿舍唯一有对象的A同学,成为其他三个人围观的对象。经常是大家听A同学讲讲幸福,开导开导她的难过,然后各自分享着一些有关青春的小秘密。最终对着茫茫夜色,三个单身狗的感慨都化成一句“这种事要看缘分”的豁达。
第二天,四个人照旧勾肩搭背,在电影院咖啡厅服装店来回溜达。
宿舍夜话之五:聊聊看不清楚的未来。
曾经看到微博上有关宿舍群名称的话题,第一反应是这些死孩子趁着年轻,可劲地闹吧。然后仔细想了想自己宿舍的群名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这是我们中亲爱的C同学改的,大家一致通过。
虽然大体上来说,关于“未来”这个话题在卧谈会中出现的不多。
但我们常常能做到黄磊老师所说的前半句,对生活胡乱发些感慨。
大家轮流说说自己的期许,相互鼓励打气,然后就剩下集体对模糊未来的唏嘘。毕业之后,四个人中两个人做了教师,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梦想,一个进了国企,挣钱与花钱两不耽误,而我不负众望,终于进了杂志社,当了编辑。
街角的咖啡厅里放着: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而那最特别的缘分,是四年四个人的一路走来,过去的时光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