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将这张《九龙桥·七里街旧影》的老照片发在了西祠胡同南京城市记忆讨论版上,得到了网友们的热议,今天早上就被版主高山流水之母置了顶。
这张照片尤其引起了一位叫穿越正义的同龄人的关注,他说:
我一看到90年代的照片就兴奋,那时我20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国家改革刚进入深化,一切都很新潮又充满疑惑和好奇,还带点幼稚,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痕迹。故而我的生命中这段历程我很怀念。感谢楼主能带我穿越到20多年前。因为我当年在瑞金路中学上学(1984年毕业)经常夏天到这里护城河游泳,我的同学绰号“老k”他家就住在桥的左边(现在的东水关公园位置)这张照片真的勾起我对当时情景的回忆,以为人世间不会再出现这块我熟悉的建筑身影了。
穿越正义还对这张老照片与现在的街景进行了认真的比对。
最让我吃惊的是,穿越正义还贴出了两张老照片,指出我发的《九龙桥·七里街旧影》中酒精厂内蒸馏车间的高楼在八十多年前就有了。
穿越正义贴出的这两张老照片我也早已收藏在电脑中,但是却没有留意到这个建筑与我后来所看到的那幢车间楼房的关联。
从老照片看,通济门外的这座楼房早在1929年就存在了。如果当年有文物保护意识的话,这个位置是不可能兴建这幢厂房的,也根本不可能有这家工厂的存在。
翻阅1933年和1937年南京市地图发现,通济门外的酒厂其实是在九龙桥对岸,并不在城门之下。1933年的地图中明确标注这个酒厂为华丰裕酒厂,而1937年地图中只是简单标示为酒厂。地图中这个华丰裕酒厂的位置和范围正是后来的金陵啤酒厂。
那么为什么这么一座很有气势的酒精厂没能在地图中留下痕迹呢?
看老地图中,通济门外并没有酒精厂路,那么,这个非常特殊的地名又命名于何时呢?
我所知道的信息,原来的南京地方国营金陵酒厂是由一些小作坊合并而来,于1951年6月1日成立,厂部及主要生产区就在原来的通济门下,而这条马路正是叫做通济门外大街。
金陵酒厂主要生产白酒,1958年首次生产啤酒,命名为金陵啤酒,开创了江苏省啤酒生产的先河。但是啤酒的产量很小,还是以白酒生产为主。据说,在国家经济困难时,逢年过节,城市居民家庭还会领到一张金陵大曲的供应券。
这家工厂什么时候开始生产酒精的,我就无从知道了。可以明确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这里还在生产酒精。网友穿越正义说,这座老建筑,历经了八十多年的翻建。如此说来,厂方是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翻建的,而在解放以前,这里是不是酒精厂就不能肯定了。
2013-09-13 21:15:27| 分类: 城市记忆
阅读(581)| 评论(1)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