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成长》:40岁,我决定成为"少数人"

翻开《优势成长》时,这句话像一记晨钟撞进心里:"你已经做多数人很多年了,从今天开始,慢慢开始改变吧,做一个有成果的少数人。"

作为1984年生人,我站在40岁的门槛上回望。前半生像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里,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工作、成家,在既定的轨道上平稳滑行。

直到某天清晨,我在镜中看到不再年轻的自己时突然惊醒:原来我早已习惯用"这个年纪"作为逃避改变的借口,用"大家都这样"来麻痹内心的渴望。

我们开始习惯性地说:"都这个岁数了......"然后放任自己陷在短视频的碎片漩涡里,在无效社交中消耗能量,用"知足常乐"掩饰对成长的怠惰。

但《优势成长》里的这句话,撕开了这层自我安慰的糖衣——当多数人选择躺平,正是少数人突围的最佳时机。

我决定重启人生的方式很朴素:每天提前两小时起床,用晨光滋养阅读时光;把刷短视频的拇指运动,换成记录早哇行动的能量手账;在社交场合主动创造价值而非消耗关系。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实则是与舒适区反复拉锯的战役。

有人问我:"四十不惑的年纪,何必自讨苦吃?"我想起《百岁人生》中的洞见:在这个人均寿命突破百岁的时代,40岁不过刚刚走过人生的三分之一。

那些"难走的路",正是对抗生命熵增的必经之路。当我开始系统学习新技能,当知识复盘带来认知迭代,我清晰感受到:成长痛远胜过停滞带来的钝痛。

此刻合上书,我深知成为"少数人"不是瞬间的蜕变,而是持续抵抗惯性的长征。但正如书中所启示的:改变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

四十岁不是终点站,而是人生重启的发射台——在这里,我选择做自己的火箭,挣脱地心引力,飞向更辽阔的星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